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彭恩 《农业考古》2013,(1):216-220
清初湖北全省森林资源丰富,特别是鄂西南、鄂西北山区森林十分茂密,植被覆益率高.随着清代湖北经济开发程度的逐步加深,高产耐旱作物的引进,人口过快增殖使得日常薪炭燃料需求量的加大,以及为扩大农业垦殖而进行的毁林造田活动,加之由于造纸、铜铁冶炼等手工业和冶矿开采、竹木贩运贸易等经济活动对森林的破坏,导致湖北地区森林面积缩小,森林资源呈现明显衰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宋代茶叶产量和贸易空前发展,茶叶经济在国家财政乃至政治军事上具有重要地位,官府通过榷茶和卖引等茶法以及打击走私来实施专卖,保证了政府的茶利来源。但官府对茶农和茶商的深重剥削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私贩情况屡禁不止,茶寇作乱频发,各地大小规模的茶商自卫武力兴起。茶商武力成为南宋社会一股可观的力量,也在抗金报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彭恩 《农业考古》2013,(4):64-68
清初湖北全省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各地均有虎豹等大型动物出没的记载。随着清代全省各地经济开发的逐步加深,野生动物资源也分别呈现不同程度的衰减。其中开发程度最高的低山丘陵和江汉平原地区乾嘉时期大型野生动物已经绝迹,而到了晚清,鄂西山区大型动物分布区域也急剧缩小。反映了人类的经济活动对野生动物的分布和动物群体的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服饰作为傈僳族文化的一种载体,不仅体现了地域特征,而且体现了傈僳族人民千百年来形成的美学、宗教、哲学等方面的传统观念,揭示出傈僳族服饰独特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5.
彭恩 《农业考古》2012,(3):204-207
今湖北、湖南在明代统属于湖广布政司,在明末崇祯年间和清初顺治年间即已按湖北、湖南分别造册征收和呈报钱粮赋税。康熙三年(1664年),湖广正式分为湖北、湖南两省。湖北地形大致为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间低平,略呈向  相似文献   
6.
王爱华  彭恩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283-19286
以赤水河流域为研究对象,指出赤水河流域文化是当地特有的自然人文地理、风土人情、历史风貌所构成的反映该地区人民生产生活状态的文化,具有浓郁的地域特征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分析了典型的封闭与半封闭地理环境下的赤水通道与盐商文化的关系,指出赤水河整治带来了赤水盐道的繁荣、商业古镇的兴盛以及古镇建筑、会馆文化的发展。解析了赤水丰富的自然资源与生产生活文化的关系,指出丹霞地貌孕育了石文化、赤水河水资源造就了渔猎渔业文化、特殊的水文地质环境孕育出以茅台为代表的酒文化,此外还有百年积淀的竹文化。最后介绍了在赤水特殊的地理位置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军事文化与长征精神。强调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重要基础,对一个地区的文化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彭恩 《中国稻米》2007,13(1):71-73
在清代,湖北既是全国的粮食主产地之一,也是洪水泛滥最严重的地区,在洪涝灾害威胁下,清代湖北地方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其经验教训对当今该地区水利治理,实施粮食安全生产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