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3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大麦后地膜直播棉花苏棉22号的适宜密度及生育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棉22号棉花作大麦后地膜直播,保持密度48万株/hm^2,皮棉产量可超过l500kg//hm^2。分析了不同密度下苏棉22号植株的叶片、主茎与果节的生长情况及单株结铃分布。  相似文献   
2.
我县位于里下河腹部地区,大豆、棉花、蔬菜等种植面积占有很大比例。经调查,今年蜗牛在本地区危害严重,影响农民致富。如大豆田蜗牛严重大发生,密度为历史罕见。颜单镇七里村11村民小组,有桑园田改种的大豆60亩,6月14日播种,至7月6日大豆株高25~30cm,每株大豆有30~40头蜗牛,蜗牛发育不整齐,有大有小,小的如绿豆大,占10%,大的如蚕豆大,占40%,中等的如黄豆大,占50%,大豆叶片被害率当时达21.3%;  相似文献   
3.
彭逸 《农家致富》2004,(19):30-30
温室番茄采用多次坐果技术.一次播种。收获2—3次,产量可提高2倍以上。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便携式紫外荧光仪测定环境空气中SO_2浓度。[方法]将紫外荧光法应用于室外监测,研究其性能,并与甲醛法用标准气体样品和环境空气监测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当环境空气SO_2浓度小于5μL/m3时,2种方法应采用绝对误差来评价;当环境空气SO_2浓度大于5μL/m3时,2种方法有很好的相关性,其相对误差小于10%。[结论]紫外荧光法具有检测灵敏度高、实时性强、检测范围宽和重复性好等优点,可用于测定环境空气中SO_2浓度。  相似文献   
5.
我县利用棉田自然行间和棉秆作支架,进行秋季棉田套种荷仁豆。由于荷仁豆和棉花品种的不断更新以及棉田畦型行距的改变,荷仁豆的种植密度发生了较大变化,因此,很有必要对合理的种植密度再进行探讨研究,以确定当前形势下高产群体结构的密度范围。  相似文献   
6.
试验选择目前在农作物上应用具有代表性的 4种生化制剂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试验方法 ,对大麦种子进行播前拌种处理。结果表明 :拌种处理后能够有效促进生育中前期根系的发育和冬前分蘖的形成 ,有效提高成穗数 ,争得足穗 ,提高产量。能够提高抗冻、倒、衰等灾害能力 ,特殊年份尤为明显。但对出苗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速度慢、出苗率低 ,增产效果均不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7.
江苏建湖县地处苏中里下河中北部 ,小麦常年种植面积在 3.3万 hm2左右。 80年代后期 ,稻田套播麦 ,因其工序简单 ,操作方便 ,得到广泛应用 ,但产量低而不稳。进入 90年代 ,随着中晚粳稻和水稻旱育稀植新技术应用面积的扩大 ,稻茬种麦偏晚的矛盾日趋突出 ,尤其是半冬性小麦难以保证适期播种。针对这一情况 ,我们进行了一系列专题与综合栽培试验 ,不仅掌握了稻田套播麦的主要生长特性 ,而且配套形成了 750 0 kg/hm2 高产综合栽培技术 ,大幅度提高了稻田套播麦的生产水平 ,使之成为建湖县的主体 (占 55%)麦作方式。1 材料与方法1 )专题试验 :1…  相似文献   
8.
为测定小麦籽粒中因赤霉病产生的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 DON)、雪腐镰刀菌烯醇(nivalenol, NIV)和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 ZEN),本研究构建了一种多功能净化柱-超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multifunctional column-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iode array detector, MFC-UPLC-DAD)方法,可同时测定上述三种毒素,对该方法与多功能净化柱-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multifunctional column-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iode array detector, MFC-HPLC-DAD)法测定9个小麦品种中上述3种毒素含量的结果进行比较;并用MFC-UPLC-DAD法检测了129份小麦品种(系)的毒素含量。结果显示,MFC-UPLC-DAD法检测三种毒素在检测范围内(0.01~10.00 μg·mL-1)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4;三种毒素的检出限为15~78 μg·kg-1;回收率在80.25%~118.3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0.20%~1.92%;9份小麦品种中,3种毒素含量的测定结果在两种方法间差异均不显著。利用MFC-UPLC-DAD法测定自然发病的129份材料发现,DON毒素与NIV毒素检出率较高,分别为99%和92%;符合限量标准且毒素含量较低的材料共80份。本研究构建的MFC-UPLC-DAD法可同时测定小麦种DON、NIV和ZEN含量,测定结果重复性好,准确度高,可对抗赤霉病育种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9.
野老鹳草(GeraniumCarolinianumL.)属牛儿苗科。俗称“篙子草”、“小红草”。在盐城市建湖县、盐都县等地区发生蔓延。近几年大、小麦田发生野老鹦草的草害,影响麦子产量和品质;与泽漆草害一样,是草相演替的新变迁(‘),是实施无草害工程的障碍。对此草害进行调查、试验、观察。1发生情况及原因野老鹳草10多年来,由田埂、圩堤上零星发生,到进入农田危害,上升为严重草害,全县草害调查,在港啤三号、苏啤2号等大麦田调查,严重危害面积占25%,其密度每平方米多达300株,多度90%,出现频度95%,有单生田块,也有混生田块。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