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特色小镇聚焦传统与新兴特色产业,融合产业、文化、旅游与社区功能,对转换发展模式、推进新型城镇化、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具有重大意义。在梳理特色小镇的概念、必要性和意义之后,探讨了特色小镇建设的理论依据及其国际经验借鉴,对我国特色小镇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进行分析,提出特色小镇建设要处理好体制机制创新与现行行政体制、政府与市场、理论与具体实践、东部沿海与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特色农业小镇聚焦传统和现代农业产业,融合文化、旅游与社区功能,对转换经济发展模式、推进新型城镇化、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特色农业小镇建设是我国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现实选择,契合我国经济新常态和"三农"问题面临的客观现状。山东省德州市的"两区同建"模式对特色农业小镇建设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结合现有的典型做法,特色农业小镇建设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抓住特色农业这个核心,积极进行政策创新,实现特色农业小镇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徐世雨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729-10732
在对欠发达地区农村医疗保障的现状和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对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完善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农村公共事业管理人才三位一体培养模式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世雨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768-8770
在分析我国农村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现状及培养农村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高校培养、远程教育和基层党校培训三位一体的农村社区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5.
传统农区进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直接影响着我国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各级地方政府都对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没能清晰界定其内涵,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去指导,影响了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与发展。客观界定新型农村社区的功能与定位,探索新型农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全国新型城镇化试点市德州市为例,对德州市"两区同建"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以期对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在对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天衢工业园区建设过程中失地程度较高的肖何庄社区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的征地及安置政策,借鉴处理相关问题的成功经验,围绕完善土地征用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及提高就业能力等方面探讨了失地农民走出困境并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相继掀起了政府改革或政府再造的浪潮,其基本取向是新公共管理,以强调顾客导向及提高服务质量为特征,其目的是追求经济、效率和效益.新公共管理对我国乡镇政府改革有启示意义.应进一步明确乡镇政府的职能;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功能;从经济建设型政府、管制型政府转向公共服务型政府;引进市场机制,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