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6篇
综合类   10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春季是农作物施肥的关键时期,针对不同春播作物的需肥特点和土壤供肥性能进行科学施肥,不仅可以提高作物产量,还可改善产品品质、节约种植成本。  相似文献   
2.
一、集雨蓄水技术简介 1。集水区的确定 在山地丘陵区一般根据小流域或分水岭来确定集水区。在一个流域再根据地形、地貌、坡度、植被、农田分布等因素确定小集水区,以小集水区为单元修筑沟或埂,使集水面上的降雨径流沿沟或埂汇集并定向流动。在平川或旱垣地区多根据自然坡降、径流流向建设道路状集水区,或利用废旧的渠道、坑塘、洼地、荒地进行地面处理后用于集水区。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设施大棚蔬菜的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大,如何在保证规模化生产的基础上提升产品质量成为栽培者的主要研究方向。针对设施大棚蔬菜的主要栽培技术做出分析,提出高效、科学的管控措施,为增大市场销量,带动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进行详细部署。  相似文献   
4.
<正>洪洞县位于山西省中南部,地势东西高、中部低。东部为霍山,西部为吕梁山系,中部汾河自北向南纵贯,多形成梁、垣、峁黄土地貌。全县山地占总面积的18.9%,丘陵占32.8%,山前倾斜平原占26.7%,中部  相似文献   
5.
芦笋属于一种宿根型农作物,一次种植可实现10年创收。山西省是全国最大的芦笋生产基地,种植面积超过1.33万hm^2,占全国总面积的30%。20世纪90年代初期,山西省种植芦笋已步人产业化发展阶段,形成了以永济为核心的芮城、河津、万荣、临汾的南部白芦笋产区,  相似文献   
6.
山西省秸秆资源对可持续农业建设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秸秆不仅是农业生产的副产品,而且是一项重要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资源。秸秆覆盖是利用作物秸秆和多种植物残体,通过人工或机械操作,按不同形式覆盖地表,并综合采用少耕、免耕、选用良种、平衡施肥、防治病虫害、模式化栽培等多项配套技术,达到蓄水保墒、改土培肥、减少水土流失、增产增收的目的。山西秸秆资源量每年都在2147.22万t左右,研究合理利用方向和方式,是发展可持续农业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7.
山西省水资源利用现状分析及农田节水技术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省水资源匮乏,农业用水严重短缺,提高农田用水效率是今后现代农业建设的重中之重。分析了山西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山西省发展农田节水的主要技术措施及构建农田节水长效机制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目前山西省有机肥资源利用状况,指出了生产中存在的有机肥资源浪费的各种现象,提出了几种适合山西省合理利用有机肥的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9.
采用典型调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根据区域类型选择了朔州市7个乡镇,按照高、中、低3个档次具有代表性的村、户进行了细致的农民收入情况调查。调查表明,农民收入增长较快且呈不断上升的趋势,收入构成逐渐趋于合理,农民增收工作进展情况良好,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科技在不断的发展,而高新科技开始在农作物的种植和管理中使用,尤其是绿色蔬菜的土肥管理技术,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提升蔬菜产量和质量的目的。现阶段,我国的蔬菜绿色管理技术不断被使用,其不仅能够实现提升产量和质量,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土壤肥力的提升,同时减少对土壤的污染和环境的污染等。本文阐述的主要内容是我国实施蔬菜土肥技术的原因,同时对当前的技术和提升技术的措施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