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12篇
畜牧兽医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2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薄层扫描法测定并比较三种不同皂苷提取方法对黄芪甲苷含量的影响。分别采用大孔树脂吸附法、正丁醇萃取法和KOH回流提取法制备供试品。以氯仿-甲醇-水为展开系统,薄层扫描法测定黄芪甲苷含量。结果显示,大孔树脂吸附法、正丁醇萃取法和KOH回流提取法三种方法提取物中黄芪甲苷平均含量分别为0.07768%,0.05578%,0.06953%。结果显示大孔树脂法提取黄芪所得黄芪甲苷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2.
黄芪皂苷的三种提取方法对黄芪甲苷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薄层扫描法测定并比较三种不同皂苷提取方法对黄芪甲苷含量的影响.分别采用大孔树脂吸附法、正丁醇萃取法和KOH回流提取法制备供试品.以氯仿-甲醇-水为展开系统,薄层扫描法测定黄芪甲苷含量.结果显示,大孔树脂吸附法、正丁醇萃取法和KOH回流提取法三种方法提取物中黄芪甲苷平均含量分别为0.077 68%,0.055 78%,0.069 53%.结果显示大孔树脂法提取黄芪所得黄芪甲苷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3.
旱作丰(quizalofop-P-ethyl)5EC每公顷用商品量600~750ml,在大豆田禾本科杂草2~5叶期用药1次,速效性好,防效高达94.5%~95.8%,大豆增产34.6%~38.3%,且对大豆安全.  相似文献   
4.
<正>梨黑星病是我国南、北梨区普遍发生的主要病害,在江淮流域气候温暖多雨的地区发生严重。大发生年份造成严重的落叶、落果,损失很大。病果品质下降,树势衰弱,甚至导致梨树生产的濒临毁灭。 一、病害症状 梨黑星病菌能够侵染梨树所有绿色幼嫩组织,包括花序、叶片、叶柄、新梢及果实,而为害时期则可从落花期直至果实近成熟期。受侵后,在病部形成明显的黑色霉斑,这是梨黑星病的主要诊断特征。芽被害后鳞片茸毛较多,后期表面产生黑霉,严重时可使芽鳞开裂枯死。花序受侵染后,花萼和梗基部都可呈现黑色霉斑,接着叶蔟基部也可发病,致使花序和叶蔟(或伸长为新梢)萎焉枯死。叶片受侵染后先在正面发  相似文献   
5.
进行了51%烟嘧磺隆&#183;莠去津WP防除玉米田杂草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51%烟嘧磺隆&#183;莠去津WP能有效防除玉米田马唐等禾本科杂草及马齿苋、铁苋菜等阔叶杂草。有效成分用量765g/hm^2药后45d,对马唐的鲜重防效达97.14%;对马齿苋的鲜重防效为97.60%;对铁苋菜鲜重防效为95.83%;对全草的鲜重防效为96.95%。51%烟嘧磺隆&#183;莠去津WP是目前防除玉米田杂草的理想除草剂,其有效成分用量1530g/hm^2对玉米安全。  相似文献   
6.
进行了40.2%甲维&#183;丙溴磷EC防治稻纵卷叶螟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药剂对稻纵卷叶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10 d防效可达97.45%以上;药后10 d保叶效果可达96.97%以上,有效成分用量482.4 g/hm~2对水稻安全。  相似文献   
7.
凤阳县小麦赤霉病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更好地掌握小麦赤霉病发生规律,及时选用高效对路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总结了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特点、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并介绍了带毒麦粒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小麦半精量播种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总结了沿淮地区小麦半精量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适用范围、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以期为该地区小麦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进行了40.2%甲维·丙溴磷EC防治稻纵卷叶螟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药剂对稻纵卷叶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10 d防效可达97.45%以上;药后10 d保叶效果可达96.97%以上,有效成分用量482.4 g/hm~2对水稻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