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研究~(60)Co-γ射线辐射对苜蓿幼苗生长和两种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以‘龙牧806’苜蓿干种子为材料,对其进行~(60)Co-γ不同辐射剂量(600,900,1 200,1 500和1 800Gy)处理,研究~(60)Co-γ射线辐射对苜蓿种子出苗率、成苗率、幼苗株高等生长指标和叶片的过氧化物、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60)Co-γ射线辐射过后的苜蓿干种子出苗率和成苗率均表现为随着辐射剂量的升高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并且当辐射剂量为1 800Gy时,幼苗的成苗率为0。其幼苗的长度和地上茎长度呈先增加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主根长度呈现下降的变化趋势,幼苗的鲜重、干重和含水量均呈下降的变化趋势。幼苗的叶片和根的过氧化氢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均随辐射剂量的增加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辐射剂量为900Gy时两种酶活性均有最大积累。  相似文献   
2.
对卫星搭载苜蓿种子的叶片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和Na Cl、PEG及温度胁迫处理,探讨空间环境对不同逆境下苜蓿愈伤组织的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5项生理指标的影响,采用隶属函数法对搭载愈伤组织的抗逆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未搭载材料经Na Cl(2%)、PEG(30%)、高温(40℃,6 d)和低温(0℃,8 d)胁迫后,其存活率分别为2.68%,3.8%,43.68%和35.42%,与未胁迫组间存在极显著差异。4份苜蓿愈伤组织中,搭载的苜蓿愈伤组织在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高于未搭载愈伤组织,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均低于未搭载愈伤组织。搭载的苜蓿愈伤组织比未搭载的愈伤组织的丙二醛含量降低了39.47%,相对电导率降低了48.37%,可溶性糖含量增加了34.71%,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了40.67%,脯氨酸的含量增加了55.6%。搭载的苜蓿愈伤组织抗逆性强弱为:干旱盐低温高温,卫星搭载胁迫后的苜蓿愈伤组织对干旱和盐的抵抗能力比较强。  相似文献   
3.
以龙牧801苜蓿叶片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为材料,将其接种在诱导和胚性发生培养基上,采用形态学、涂片法和石蜡切片法对愈伤组织的形态和内部细胞结构进行观察。此外,研究了NAA和KT对愈伤组织芽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胚性愈伤组织和非胚性愈伤组织在形态和细胞学特性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苜蓿愈伤组织芽分化最佳激素配比为0.5 mg/L NAA+1.5 mg/L KT,研究结果将为苜蓿组培快繁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李波  彭丹  徐婉玉  陈雪梅 《种子》2016,(2):73-75
以4种苜蓿的下胚轴、叶片、子叶和茎为外植体,分析同一品种间和不同品种间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成果.结果表明:同一外植体不同基因型的培养效果无显著差异,而同一基因型不同外植体的培养效果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外植体都可以诱导产生愈伤组织,其中相同品种的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和褐化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效果最佳的是下胚轴所诱导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平均达99.4%,褐化率最低;叶片的诱导率最低,平均为84.3%,褐化率最高.苜蓿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率的高低为:下胚轴>子叶>茎>叶片.茎和子叶之间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存在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