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5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1.
落叶松杂种与亲本ISSR鉴别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和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及其杂种子代当年生嫩叶为研究材料,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落叶松亲本与杂种进行了鉴别.结果表明:用ISSR16和ISSR19号引物扩增的特异条带能够分别鉴别兴安落叶松×长白落叶松杂交种和...  相似文献   
2.
胡桃楸种源家系变异规律及家系选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黑龙江省林口县青山林场3个种源122个家系7 a生胡桃楸子代林材料,分析种源、家系变异规律并对家系进行初步选择。种源树高、胸径变异系数分别为32.17%4、3.25%,穆棱种源树高变异最大,铁力种源胸径变异最大,迎春种源生长性状变异都小。铁力、穆棱及迎春种源家系间树高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4.00%~41.81%、12.37%~45.40%及2.76%~38.41%,3个种源7 a生与1 a生相比家系变异幅度分别缩减4.04%、2.57%及4.71%。种源间、家系间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铁力、穆棱种源7 a生高生长快慢家系差距较1 a生分别缩小65%、5.4%,迎春种源则扩大67.7%,入选13个家系中迎春种源8个,铁力、穆棱分别4个,树高、胸径分别超过家系均值为44.8%4、6.9%。  相似文献   
3.
为评价施肥方式和接种菌根真菌处理对油松苗木质量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以1年生油松接菌苗(简称+M)和非接菌苗(简称-M)为研究材料,设置3种施肥处理(常规施肥(CF)、指数施肥(EF)、2倍指数施肥(DEF))试验,对比分析不同处理对苗木形态和综合质量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EF处理下,+M和-M处理间油松苗木菌根侵染率无显著差异;而CF和DEF处理下,+M处理油松苗木菌根侵染率较-M处理显著增加了35.7%(P<0.05)和35.0%(P<0.05).2)3种施肥处理下,苗高和地径均为+M高于-M处理,且在+M和EF组合处理下苗木的苗高和地径均达到最大;而+M和CF组合处理下苗木主根长最小,侧根数最大.3)在+M和EF组合处理下油松苗木总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均最大,且地下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比例最高.4)与-M处理和CF、EF、DEF组合处理相比,+M与EF组合处理下苗木质量指数分别增加了23.8%(P<0.05)、21.0%(P<0.05)、27.7%(P<0.05).综上所述,指数施肥结合接种菌根真菌处理有利于促进油松苗木生长.  相似文献   
4.
对小兴安岭南部7年生杂种落叶松试验林22个处理树高、胸径进行了遗传变异、方差分析与相关分析表明:7年生、5年生和3年生处理间树高变异较丰富,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20.90%、26.40%和26.96%,随树木年龄增加各处理树高、胸径整体变异呈逐渐减小的趋势。不同年度树高、胸径以及树高与胸径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3年生与5年生、7年生树高皮尔逊相关系数分别为0.713、0.578,家系在幼龄期的生长表现稳定,7年生可以早期选择。兴安落叶松×日本落叶松、日本落叶松×兴安落叶松组合树高(胸径)分别超过兴安落叶松乌伊岭种源10.0%(22.9%)、5.2%(18.1%)。树高、胸径遗传力分别为0.652和0.606,5个优良家系树高、胸径的遗传增益分别为7.83%和12.53%。5个优良家系树高、胸径均值分别大于乌伊岭种源9.97%和26.20%。  相似文献   
5.
杂种落叶松区域化试验与幼龄期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黑龙江、吉林以及辽宁省8个地点对杂种落叶松21个处理进行了区域化试验,用Eberhart和Rus-sell模型等4种方法对5年生树高进行稳定性分析,并筛选出生长好且稳定性高的处理。结果表明:5年生树高和胸径各地点处理间差异均极显著。各地树高和胸径生长较好的家系分别为:北安,日5×兴9、日3×兴9;草河口,日5×长77-3、兴10×日13、兴5×兴9;错海,日12×兴9、日5×兴9、兴10×日13;富锦,日5×兴9、兴7×日77-2、兴6×和6;吉林,日3×石51、日5×长78-3、兴10×日13;林口,日5×长78-3、兴7×日77-2、兴6×和6;尚志,日5×长77-3、日5×兴9;铁力,日3×兴9、日5×兴9、兴10×日13、兴7×日77-2.5。5年生树高多点联合方差分析表明:处理间、地点间以及处理×地点差异均极显著。秩次分析法与Shukla模型适合评价杂种落叶松生长的稳定性。家系日5×长78-3、日5×兴9、兴5×兴9生长好且稳定性高,家系日5×长77-3、兴6×和6、兴7×日77-2生长好但不稳定。  相似文献   
6.
为给落叶松杂种F1代进化潜力的研究提供资料,利用RAPD、SSR标记分析了日本落叶松×兴安落叶松杂种F1代147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RAPD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为,有效等位基因数平均值1.669 1,Nei遗传多样度平均值为0.395 5,Shannon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0.583 1;SSR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为,有效等位基因数平均值1.689 2,Nei遗传多样度平均值为0.399 8,SSR标记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平均值0.587 0。SSR标记和RAPD标记所揭示的杂种F1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各指数值基本一致,且都表明与日本落叶松杂交后,杂种F1群体在遗传多样性上高出兴安落叶松。  相似文献   
7.
樟子松种源含碳量遗传变异分析与高碳汇种源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黑龙江省尚志市帽儿山实验林场28年生樟子松种源试验林为对象,测定了树高、胸径、材积、木材密度、含碳率、干材生物量、碳储量、木质素质量分数、综纤维素质量分数,并运用Spass18分析软件估算了各性状及指标的变异系数、相关系数,以筛选含碳率高、碳储量大的种源。结果表明,树高、胸径、材积、干材生物量、碳储量都存在较大的变异。其中:干材生物量变异系数最大,为26.818%;木材密度、含碳率、木质素质量分数、综纤维素质量分数的变异相对较小,含碳率变异系数最小,为1.479%;碳储量与胸径、树高、材积、木材密度、干材生物量、含碳率各项指标均正相关极显著,含碳率与木材密度和干材生物量正相关显著。对生长性状及各项指标进行方差分析表明:种源干材生物量存在显著差异;木质素质量分数存在显著差异;碳储量、木材密度、立木材积在10%水平上达到显著。通过对8个种源的生长性状及干材生物量、含碳率、碳储量的分析,选择出含碳率较高、碳储量较大的2个种源,即红花尔基和图强,其含碳率分别为0.469、0.472,单株碳储量分别为31.268、29.175 kg,2个种源的单株碳储量均值高于对照37.2%。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