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0篇
林业   61篇
综合类   1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茶优良无性系嫁接苗真假判别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也是世界四大食用木本油料树种之一。茶油的特性与橄榄油特性相似,其不饱和脂肪酸高达85%,长期食用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有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并且对于糖尿病等疾病也有一定的预防治疗作用[1],因此日渐成为市场上深受人们喜爱的木本食用油和国家南方退耕还林工程中首选的经济林树种。  相似文献   
2.
以苗高净生长量为样本,采用有序样本聚类分析油茶幼苗造林后第二年的生长规律,结果表明:生长过程可划分为3个生长快速期和3个生长缓慢期,幼苗高生长最快的阶段是5月下旬~8月上旬,占总生长量的50.23%.此外,文中还对油茶造林后第二年的生长发育特点及栽后科学管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是植物遗传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植物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对于开展植物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红山茶组12个物种的6个质量性状、5个数量性状以及茶果3个品质性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各质量性状重要程度是果实质量性状>叶片质量性状;各数量性状变异程度较大,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多样性指数1.43~1.91,其中3个果实经济性状(仁含油率、油酸含量、亚油酸含量)的多样性值占数量性状多样性总值的37.12%.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物种聚类与原种地理分布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4.
分析GLS系列油茶无性系幼林的始产期产量构成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示范林始产期后产量构成表现为低产株数比例逐年降低,高产株数比例逐年提高;低产株数比例累积逐年减少,高产株数比例累积逐年增加;林分群体逐年由低比例高产植株承担群体低比率的产量向高产植株比例增加,同时承担群体产量也提高的趋势发展;林分群体产量逐年度增加。经营措施对油茶林分群体产量构成产生明显的影响,经营水平高的油茶无性系林分不挂果与低产级别的产量比率较低,高产级别植株级别的产量比率较高,林分整体产量高;经营水平可以决定着低产株积累量向高产株数积累增加的进程,经营水平越高,低产株积累量随年度降幅越大,林分群体产量越高。  相似文献   
5.
江西油茶产业发展的特点、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茶是江西省主要的油料经济树种,油茶产业也是江西省最具优势的地方特色产业.为了推动江西省油茶产业的快速发展,总结了近几年来该省油茶产业发展的特点,分析了油茶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促进油茶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调查在江西6个县油茶自然林分中初步选择的单株优树的产量及其干籽含油率,比较分析不同地理起源的油茶优树产量与干籽含油率差异。结果表明:油茶自然林分优树存在地理种源上引起的干籽含油率与产量差异,且差异显著,抚育管理对油茶自然林的产量可产生明显效果;而对青黄果色的油茶产量影响不明显,但对干籽含油率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7.
美国薄壳山核桃实生种源果实品质主成分分析与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美国薄壳山核桃20株实生优株的冠幅产量、单果质量、种仁含油率、脂肪酸组分含量等性状的测定与统计学分析,综合评价各优株品质。结果表明,不同优株间性状差异明显,主成分分析17个性状指标综合成5个主成分因子可代表薄壳山核桃品质82.17%的信息量,种仁含油率、油酸含量、单果质量、出仁率、仁质量与果径在综合评价指标中起决定作用;利用主成分与聚类分析将优株分为4类,Ⅰ类是壳较厚、种仁含油率与油酸含量均高的丰城2号等5个优株;Ⅱ类是冠幅产量、含油率最高的丰城3号等8个优株;Ⅲ类是果大、壳薄、出仁率、蛋白质含量高的丰城6号等5个优株;Ⅳ类是丰城24号、丰城26号。品质综合性状较好的是丰城4号、丰城6号、丰城36号、丰城2号、丰城5号。  相似文献   
8.
作为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培育高产、优质品种一直是油茶育种工作重点.传统育种周期长且存在盲目性等缺点,已无法满足当前油茶育种需求,而分子育种可以快速选择目标性状,加速育种进程,实现精确、高效育种.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油茶分子标记、多组学研究及重要农艺性状关键基因挖掘等相关研究进展,同时分析了现存问题,并对未来发展方向作出展望,以期为今后油茶分子育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来自9个省(区)的36个南酸枣种源在江西省林业科学院苗圃地进行了育苗试验。结果表明:两次调查结果均显示,36个南酸枣种源的树高和地径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来自福建南靖、福建南平、江西高安和湖南地区南酸枣的平均树高与地径均高于群体平均值,生长表现较好,可进行进一步的选优研究。  相似文献   
10.
马尾松是我国南方主要用材树种之一,在红壤低山丘陵区因立地条件较差,存在着大面积的低效马尾松林.选择经补植阔叶树改造后的低效马尾松林为研究对象,并以附近自然恢复(受到人为干扰)的低效马尾松林地作对照,研究不同林型的土壤微生物、酶活性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1)马尾松低效林进行改造后土壤微生物数量明显增加,且上层微生物数量明显多于下层,各改造模式中马尾松-木荷混交模式最多.(2)在0~20 cm土层,改造后的林分其林地土壤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和脲酶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地;20~40 cm土层,不同酶的活性在不同林分中表现不同.(3)土壤微生物总量与土壤速效N、速效P含量以及多酚氧化酶、脲酶、蔗糖酶活性均为极显著相关;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蔗糖酶活性是影响微生物总量的第一位因子.(4)全磷含量是影响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最主要因子;速效P是影响土壤脲酶活性的第一位因子;pH值是影响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