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3篇
综合类   6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东省胶莱盆地的高岗部位存在大量的风尘堆积物,对其年代的研究一直存在较大的分歧.对胶莱盆地的潍坊前埠下风尘堆积剖面进行了系统的光释光年代测试,并与其以北16.9km的昌邑县徐林庄剖面的年代进行了对比,初步建立了胶莱盆地风尘堆积的光释光年代序列,研究表明该区风尘堆积主要是晚第四纪以来形成的堆积物.  相似文献   
2.
采用粒级-标准偏差方法对黄土高原西部、河西走廊及河南西部等6个剖面末次间冰期-冰期旋回的黄土-古土壤粒度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取了对环境变化敏感的粒度组分。各剖面的环境敏感粒度组分主要分为粗细两个组分,并显示出一定的区域性差异和不同的沉积学意义。敏感组分主要受物源和沉积后成壤作用的影响:冰沟和罗家湾剖面可能受源区的影响更大而使敏感组分偏粗,暖和湾和扣马剖面可能由于后期风化的影响较大而使敏感组分偏细。对扣马剖面末次冰期旋回堆积的L1和S1的粒级一标准偏差分析表明,L1的敏感组分与全剖面相似;而S1的敏感组分与全剖面存在较大差异,可能与成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3.
孙和平  徐树建  吴泉源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6):2618-2620,2622
对鲁中地区风尘堆积剖面和湖泊沉积进行了系统的野外考察,以平阴龙桥黄土剖面和东平湖为例,并进行了粒度参数分析。研究表明,中位数(Median)、众数(Mode)、最小值(Minimum)、最大值(Maximum)、百分位数变量值(Percentile values)之间具有差异。同时,对平阴龙桥黄土剖面和东平湖样品进行了Mann-Whitney U检验,Mann-Whitney U为8 678,检验统计量Z=-1.270,其相伴概率P=0.020<0.05,可以看出两者粒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最后,对两者粒径均值进行了T检验,F统计量的值为34.757,其相伴概率P=0.032<0.05,粒径的方差不相等。t统计量的值为-3.597,自由度df=150.77,其相伴概率为P=0.029<0.05,同样表明两者粒径之间具有明显差异,并且分析了其环境意义。  相似文献   
4.
风成沉积物环境敏感粒度指标的提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PSS11.5软件中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黄土高原西部末次冰期沉积的宁夏中卫冰沟剖面和兰州沙金坪剖面的粒度进行了环境敏感粒度指标的提取,沙金坪剖面和冰沟剖面的环境敏感粒级分别为24.70-27.90μm、62.47-68.97μm,冰沟剖面的阈值基本是砂粒级标准(>63μm),冰沟剖面由于距沙漠源区更近,受物源影响更大而使敏感组分更粗,不同地区的环境敏感粒度指标存在差异。另外,不同数学方法提取的指标也存在差异,数学方法的运用必须考虑其数值所表示的物理机制和环境意义。  相似文献   
5.
黄土是记录第四纪气候演变信息的良好载体。文中以山东章丘埠西剖面与大口北剖面为研究对象,采用黏土矿物半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研究剖面黏土矿物相对含量的分布特征,并结合两个剖面中的伊利石结晶度指标进行综合对比分析,探讨了末次冰期以来山东内陆与岛屿黄土的黏土矿物特征以及气候环境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山东埠西与大口北剖面的黏土矿物组成以伊利石、蒙脱石、绿泥石、高岭石为主,并均呈现为伊利石>蒙脱石>绿泥石>高岭石的含量变化特征。2)埠西地区的古气候环境总体经历了相对温暖湿润的MIS-3、寒冷干旱的MIS-2两个阶段,并在MIS-3与MIS-2阶段经历了两次较为明显气候变化;大口北地区也经历了古气候环境为相对温暖湿润的MIS-3、寒冷干旱的MIS-2两个阶段,其中在MIS-3与MIS-2阶段过渡时期发生了一次较为明显的气候突变事件。3)虽然埠西剖面与大口北剖面的黏土矿物对古气候环境均具有良好的指示意义,但因地貌因素的影响使埠西与大口北剖面在黏土矿物的分布特征上存在明显的差异。由此可知,黏土矿物在山东黄土古气候环境演变过程中虽然存在着普遍地适用性,但黏土矿物作为环境指标时,对不同地貌类...  相似文献   
6.
黄土的粒度被广泛地用作气候变化特别是冬季风强度变化和沙漠范围变迁的替代性指标。对宁夏中部陇西黄土高原北缘的香山北麓从北向南的七个样点末次冰期以来风成堆积物粒度的系统分析表明,在末次冰期中,影响沉积物粒度的因素主要是距离源区的远近和海拔高度,而风力强度基本相似,后期风化作用较小,可以忽视。随着距离现代沙漠南缘距离的增加和海拔高度的增加,沉积物的粒度都会相应减小。通过数学统计处理后的结果显示,在较小的空间范围内,海拔高度的影响比源区距离更重要。  相似文献   
7.
激光粒度仪测量风成堆积物粒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中国北方第四纪风成堆积物的粒度是研究古气候与古环境的一个重要代用指标。粒度测量结果受到前处理方法的深刻影响。在黄土高原西部从北往南5个具有代表性的黄土剖面采集样品25块,对每个样品用不同的前处理方法处理后,用激光粒度仪进行测量。结果显示不同的前处理方法对黄土粒度测量结果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原始样品经过超声波振荡和加(NaPO3)6分散剂后,颗粒明显分散变细。在单独加入H2O2除去有机质和加入的HCl除去碳酸盐后,粒度也明显变细,而且南部的样品的差异比北部的要大。在黄土高原北部,石膏对粒度测量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
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最紧迫的问题是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三者之间的失调已引发了全球性的生态退化,中国是生态退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提出了生态恢复和重建的任务。西部大开发中也把生态环境建设列为大开发的前提和关键。生态重建的理论一经提出,便成为各国学者关注的热点。在西部大开发中,运用生态学理论,促进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改善,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我国西北地区地处欧亚大陆内部,主要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西藏五省区和内蒙古西部,西北地区由于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和资源优势,自古以来就受到历代统治者和专家学者的重视。西北地区由于其深居内陆的地理区位、山地盆地相间的地理格局、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广阔的内陆流域和脆弱的荒漠生态系统等特点,使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极易遭到破坏,而一旦破坏后恢复就十分困难而缓慢。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恶化是人类活动与自……  相似文献   
9.
贵州省典型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模式效益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左兴俊  左太安  徐树建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792-15795
以贵州省典型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模式为研究对象,选取生态效益、社会经济效益和模式推广前景为评价指标,构建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模式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选择较为典型的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模式花江"顶坛模式"和清镇"王家寨-羊昌洞小流域治理模式"为评价对象,采用层次分析、分级赋值、综合评价的方法,对2个模式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顶坛模式"综合效益得分为3.81分,高于王家寨-羊昌洞小流域治理模式效益得分为3.11分,其中生态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方面,顶坛模式(4.83分、3.258分)都优于王家寨-羊昌洞小流域治理模式(3.38分、2.531分),模式推广性前景方面顶坛模式(3分)得分低于王家寨-羊昌洞小流域治理模式(3.333分)。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对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治理具有借鉴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徐树建 《农家参谋》2008,(11):41-41
我中午喝了点小酒后,红光满面地回到家,老婆一见刚要发火,我拖长了声调说:"别瞪眼,这是同事们给我摆的庆功酒——敝人刚刚荣升了科长!"老婆一听,忙不迭地倒茶点烟侍候着,忽又压低声音兴奋地说:"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