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4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利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肌动蛋白基因全长序列并进行序列分析.方法根据日本血吸虫和曼氏血吸虫肌动蛋白基因的保守区设计引物,利用RT-PCR扩增出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的肌动蛋白基因的大片段,再结合RACE技术分别得到肌动蛋白的3'端和5'端,将三部分序列拼接后获得肌动蛋白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成功克隆了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肌动蛋白的全长cDNA并提交GenBank,登录号为DQ017265,核酸序列比对表明东毕吸虫肌动蛋白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和日本血吸虫、曼氏血吸虫的同源性分别为90%和91%.结论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肌动蛋白的全长cDNA的克隆为进一步表达及其生物学性能的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球虫病一直是危害现代家禽生产的主要问题之一。目前畜禽的球虫病主要依靠药物预防为主。然而,由于不合理使用,畜禽球虫对一些药物添加剂产生耐药性,使一些抗球虫药物的防治效果降低或无效,致使养鸡生产中球虫病还是经常发生,并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一些农户可能缺  相似文献   
3.
重组牛皮蝇素A蛋白的免疫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由毕赤酵母表达的皮蝇素A(Hypdermin A,HA)蛋白分别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和牦牛,了解该蛋白免疫效果。用两种不同分子量的重组HA蛋白分别免疫新西兰大白兔1次和2次,ELISA测其抗体消长规律。结果表明,3周后抗体水平达到峰值,后缓慢下降。50KD蛋白免疫效果较30KD蛋白好,差异非常显著(P〈0.01)。用其中50KD的重组HA蛋白分别在7月和9月免疫自然感染牛皮蝇蛆病牦牛,观察感染率和感染强度,ELISA测其抗体消长规律。结果表明,7月免疫组与9月免疫组感染率分别为83.3%和36.3%(对照组为55.5%);平均感染强度分别为6.5和4.2(对照组为13.0),差异不显著(P〉0.05)。免疫后,抗体水平上升,3个月后缓慢下降。9月免疫组免疫效果较7月免疫组好,三组抗体水平差异非常显著(P〈0.01)。上述研究结果为防治牛皮蝇蛆病疫苗的深入研究和实践运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毕赤酵母表达皮蝇素A蛋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建立了用毕赤酵母表达系统表达皮蝇素A(Hypodermotin A,HA)的技术,并对表达条件进行了优化筛选。将皮蝇素A基因连接到质粒pPIC9k上,构建了重组转移质粒pPIC9k—HA。重组质粒通过电激转化入酵母细胞GS115后,用组氨酸缺陷培养基和G418分别进行筛选。重组酵母细胞在含0.5%甲醇的培养基中诱导产生目的蛋白,培养3d后收取上清,用阴离子交换层析柱分离纯化。经SDS—PAGE检测,所表达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0000。Western—blotting表明,该蛋白能与兔抗HA血清特异性结合。明胶电泳检测显示,该蛋白具有酶活性。单因素改变表达条件的结果表明,甲醇浓度在0.5%~1%、溶氧量在70%以上、诱导2~3d的情况下表达产量最高,达1500mg/L左右。该研究结果对防治牛皮蝇蛆痛疫苗的深入研究及毕赤酵母在寄生虫领域的应用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5.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检测食品中兽药残留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现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议题。动物性食品药残超标、安全性差的问题十分突出。建立一种准确、灵敏、可靠的分析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的方法刻不容缓。介绍了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应用于动物性食品中几种常见兽药残留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目前常用的两种检测隐孢子虫感染方法进行估价。方法取上海某牧场随机采集的20头奶牛粪便用改良抗酸染色法和巢式PCR(Nested PCR)法检测。结果两种方法均能检测出粪便中的隐孢子虫卵囊,改良抗酸染色法阳性检测率55%,Nested PCR法阳性检测率70%。结论:两种方法均能从感染隐孢子虫的奶牛粪便中捡出隐孢子虫卵囊,可根据需要选择。  相似文献   
7.
隐孢子虫病(Crytosporidiosis)是由隐孢子虫(Crytospridum spp)引起的一种全球性的人兽共患原虫病。主要症状为腹泻,一旦食物或水源遭到隐孢子虫卵囊污染即可经口传染给人和动物。该病正日益受到国内外广大学者关注,其原因是作为一种水源性疾病,它能引起免疫缺陷或免疫抑制者致死性腹泻,且迄今没有特效治疗药物。隐孢子虫对家畜的危害尤以对反刍动物牛的危害最大,  相似文献   
8.
亚洲象肝片吸虫病的免疫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国内首次用斑点免疫金渗滤法(Dot-immunogold filtration assay,DIGFA)对亚洲象的肝片吸虫病进行了免疫诊断,并采用10%肝蛭净进行治疗,获得成功。试验结果表明,斑点免疫金渗滤法诊断大象肝片吸虫病是一种敏感、快速、简便和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抗大片吸虫ES抗原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特异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大片吸虫分泌排泄(ES)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经筛选和3次克隆化培养后获得2株分泌抗大片吸虫ES抗原单抗的杂交瘤细胞(F5,F9)。经传代、冻存、复苏培养检测和染色体检查,证实其分泌单抗的性质稳定。通过间接ELISA试验证明,F5和F9单抗能与大片吸虫、肝片吸虫的ES抗原发生特异性反应,而不与它们的虫体抗原反应。SDS-PAGE电泳和Westerm-blot显示,F5McAb能与ES抗原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6000-28000的蛋白条带反应,而不与其可溶性虫体抗原反应。表明F5McAb有ES抗原特异性,是一株具有潜在诊断价值的McAb。  相似文献   
10.
我们曾经应用杂交瘤技术研制并分离到多株分泌抗伊氏锥虫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其中2-C-7、R_4等株具有较高的抗体阳性滴度(ELISA法)。对2-C-7,我们已做过多方面的研究,而对R_4了解尚少。为了进一步了解R_4单抗对伊氏锥虫感染的抑制活性,我们进行了本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