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7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针对加速变化的时代发展对人们生活不可分割的室内外环境设计的影响与日俱增这一现状,探讨了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生的混搭风格。并着重探析多元化的室内设计风格如何在一个空间内并存,提出传统和现代设计元素的混搭设计、装饰材料的混搭设计、色彩的混搭设计、不同功能空间之间的混搭运用在营造和谐的室内环境氛围中的切实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自然植被转变为农业用地显著影响土壤有机碳储量。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区森林或草地转换为农田的面积逐年增加,但其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周转特征的影响尚不明确。因此,阐明藏东南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机制,可为该地区农业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藏东南地区长期耕作的农田(50年以上)及毗邻的自然森林和草地土壤,采用物理-化学联合分组技术以及稳定性碳同位素测定,分析3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组分的数量、碳含量的差异,探究不同有机碳组分周转差异及其对农田耕作的响应规律。【结果】农田0—20 cm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为(39.4±2.0) Mg C·hm~(-2),比自然森林的(81.5±8.5)Mg C·hm~(-2)和草地的(71.4±7.3)Mg C·hm~(-2)分别降低了约52%和45%。农田耕作导致粗颗粒有机质(cPOM)数量相对于自然植被降低了63.4%—70.8%,微团聚体(μagg)和黏粉粒(dSilt+Clay)的数量分别增加了10.0%—25.9%和65.7%—86.2%。农田土壤的有机碳含量与森林和草地土壤相比降低了51.7%—58.1%,其中不稳定性、物理稳定性和生物化学稳定性有机碳库分别降低79.8%—86.3%、72.4%—73.1%、32.4%—39.8%,且与总有机碳的变化显著正相关,但化学稳定性有机碳库没有显著变化。土地利用方式不同导致不同有机碳组分的C/N值和δ~(13)C值差异明显。农田土壤cPOM组分的C/N值(10.0±0.5)显著低于森林(13.5±0.4),而δ~(13)C值(-21.6±0.5)‰则显著高于森林土壤(-23.6±0.4)‰。微团聚体保护的颗粒有机质(iPOM)和难酸解组分(NH-dSilt+Caly和NH-μSilt+Clay)具有较低的δ~(13)C值(-25.3‰—-27.2‰),并且其C/N在农田土壤为8.4—9.4,显著低于森林土壤(13.5—15.9)。【结论】藏东南地区长期耕作的农田土壤有机碳储量相比于自然植被降低了约50%。农业耕作显著加速了不稳定颗粒有机质的周转,减少了稳定性有机碳组分如微团聚体保护的有机碳组分的形成,是导致土壤有机碳库明显下降的关键原因。因此,为有效降低农业耕作对土壤有机碳储量的负面影响,免耕和保护性耕作或可成为藏东南农耕区固碳增汇、维持该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技术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5.
孙媛媛  徐梦  李月芬  张旭博 《土壤学报》2023,60(4):1169-1182
明确土壤真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与维持机制是理解真菌生物地理分布格局的关键,但是目前对深层土壤真菌多样性的海拔分布格局及其影响机制知之甚少。本研究在西藏色季拉山3 300~4 600 m海拔梯度下采集表层(0~20 cm)及底层(40~60 cm)土壤样品,基于ITS rDNA高通量测序分析,揭示不同深度土壤中真菌多样性的海拔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并基于生态位属性计算探讨真菌群落的共存特征。研究表明,在表层土壤中,真菌丰富度及香农多样性均随海拔升高而显著降低。在底层土壤中,真菌丰富度随海拔升高而显著降低,而香农多样性则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单峰模式。真菌群落组成的差异性(β多样性)在土壤表层及底层均随海拔梯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 pH和土壤湿度分别是表层和底层土壤真菌群落组成沿海拔梯度变化的关键驱动因子。对真菌群落生态位宽度(Bcom)和生态位重叠值(Oik)的计算结果表明,土壤真菌的环境适应性和代谢灵活性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并且低海拔以及表层土壤中各真菌种群在资源利用或生境适应性上具有更高的相似度。以上研究结果揭示了环境过滤及种群共存特征对土壤真菌多样性海拔分布格局的关键影响,有助于深入了解青藏高原高寒生态系统中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形成和维持机制。  相似文献   
6.
余少萤 《福建茶叶》2017,(11):221-222
随着当前教学创新发展不断提升,如今完善的教学元素不仅关系到整个教学活动的具体要求,同时也关系到学生培养的理想效果。而潮汕采茶音乐教材教法在开展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教学理念的完善,同时还要注重创新教学方法。因此,结合学生兴趣,探究潮汕采茶音乐教材教法极其必要。本文拟从潮汕地区茶文化发展状况分析入手,结合潮汕采茶音乐教材的具体应用状况,通过探究当前采茶音乐教学活动开展的具体要求,从而探究潮汕采茶音乐教材的具体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8.
9.
滇1型粳稻不育系和保持系的花时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了113个育性稳定的滇1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A)及其保持系(B)的花时特性,结果表明,不育系与保持系的单穗花期为5~10 d,大部分材料为6~7 d;不育细胞质对花时有影响,94%的不育系花时较其相应保持系晚,平均晚约40 min;根据不育系和保持系的花时早晚、花时相遇情况等将其分为4种类型。提出滇1型粳稻不育系优良花时性状的2个评价指标:一是不育系的始盛花时间不迟于14:00;二是不育系的理论有效相遇颖花率在70%以上。  相似文献   
10.
1 水产诱食剂的定义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鱼用饲料被广泛应用,水产诱食剂亦称适口性添加剂,诱食物质刺激鱼的嗅觉、味觉、视觉和触觉等器官,促使鱼类增加采食量.对科学养殖和提高饲料利用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