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11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9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
不同灌溉方式对水稻根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根箱试验研究了间歇灌溉与淹灌两种灌溉方式对汕优10号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间歇灌溉处理具有更高的根系活力,较高的根系生物量和较深的根层分布,抽穗以后土表10 cm以下根系生物量比例高于淹灌处理.这可能是间歇灌溉条件下,稻株氮素吸收及利用率增强,后期干物质积累及产量提高的重要生理原因.  相似文献   
3.
环境条件对植物叶片气孔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外界环境条件对植物叶片气孔特性的影响以及气孔调节在干旱地区农业上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采用10%~30%PEG溶液浸种24 h的方法进行PEG预处理,研究PEG浸种对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及其耐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0%~20%PEG浸种预处理能提高常温和低温下水稻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增加主根长和侧根数,提高幼苗的叶绿素和脯氨酸含量。表明PEG浸种不但可以促进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长,而且可以增强种子和幼苗的耐冷性。  相似文献   
5.
用0.5%的氯化钙溶液浸种,在NaCl胁迫下,对水稻幼苗叶绿素含量、细胞膜透性、根系活力、脯氨酸含量和净光合速率等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用CaCl2浸种的水稻幼苗在盐胁迫下的叶绿素含量、叶片净光合速率、PSⅡ光化学效率(Fv/Fm)、根系活力、脯氨酸含量均高于水浸种的,细胞膜透性低于水浸种。0.5%CaCl2浸种可提高水稻的抗盐能力。  相似文献   
6.
外源水杨酸对水稻幼苗抗冷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1.0、1.5、2.0、2.5、3.0、3.5 mmol/L水杨酸和蒸馏水处理一叶一心期的水稻幼苗,然后分别置于5℃和自然条件下生长,研究了水杨酸对水稻幼苗抗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低温胁迫下,经1.5 mmol/L水杨酸处理的水稻幼苗的脯氨酸含量、叶绿素含量和SOD活性均高于仅用蒸馏水处理的对照,而丙二醛含量则低于对照,表明一定浓度的水杨酸可增强水稻幼苗的抗冷性,但外源水杨酸处理对冷胁迫下水稻幼苗生长存在"低促高抑"的效应。  相似文献   
7.
以青扎板栗为试材,研究壳聚糖浓度、浸果时间对贮藏期间栗果呼吸强度、品质、腐烂率、失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青扎板栗具有呼吸跃变,壳聚糖涂膜明显降低贮藏期间栗果的腐烂率、失重率,抑制呼吸强度,推迟呼吸跃变并降低呼吸峰值;壳聚糖涂膜可延缓贮藏期间栗果维生素C和淀粉含量的下降。壳聚糖涂膜最佳处理为15 mg/mL浸果30秒,结合0℃条件板栗可贮藏101天,商业品质良好。  相似文献   
8.
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徐芬芬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8):2438-2438,2440
针对师范院校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教学内容、教学结构以及考核方法等进行了改革.实践证明,该方法对提高学生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行之有效的,并提出了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9.
混合盐碱胁迫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芬芬  罗雨晴 《种子》2012,31(2):85-87
为探明混合盐碱胁迫对水稻(Oryza sativa L.)种子萌发的影响,采用纸上萌发法,用不同浓度的NaCl、Na2 SO、NaHCO3和Na2 CO3混合液对水稻种子进行萌发试验.结果表明:在混合盐碱胁迫下,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随盐浓度的升高和pH值增大呈下降趋势.低盐或低碱胁迫对水稻种子萌发影响较小,高盐或高碱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受到严重影响,水稻种子萌发主要受到盐浓度的影响,当盐浓度达200 mmol/L时,各盐组合水稻种子均不萌发.  相似文献   
10.
硅肥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两系杂交稻田两优4号为材料,于2009年在上饶师院生命科学学院试验田研究了硅肥对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硅肥处理的水稻小区产量均高于不施硅肥的对照,平均比对照增产5.15%.其中硅肥为120 kg/hm2的产量最高,每667 m2产量为559.09kg,比对照增产11.31%.水稻施加硅肥有利于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每穗的实粒数的增加,平均比对照增加5.73%、10.28%.提高了水稻的结实率,但对千粒重和蛋白质含量影响不大,施硅显著提高稻米碱消值,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直链淀粉含量和水稻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提高大米的蒸煮品质和食味品质.同时水稻施加硅肥不仅降低了水稻植株高度,提高了水稻的根系活力,而且增加了水稻整个生育时期的纤维素的含量和水稻生育后期叶片叶绿素含量,促进了水稻的生长发育.说明在80~160 kg/hm2施用水平内,对水稻春光1号效应最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