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81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天河公园“拆围透绿”工程边界空间绿化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边界空间绿化是开放性城市公园的重要因素,是衔接公园与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措施。以广州天河公园“拆围透绿”工程为例,分析边界空间绿化存在通透性不足、与城市融合度不高、地域文化缺失、绿地管理不到位等问题,采用“保留、清杂、复绿”景观策略,确定点状、带状、片状景观3种绿化模式,制定“护栏+绿化”、绿化组团、“微地形+绿化组团”3种空间分隔手法,并从复绿植物种类选择、通透植物空间结构、活化林下消极空间、柔化公园边界空间、强化城市地域文化、加强空间绿化管理6个方面进行绿化提升,优化了公园的生态环境和开放性。  相似文献   
2.
作者简介:吴勇(1990-),男,湖南邵阳,研究生,农艺师;主要从事生物技术及中药材栽培生理研究。E-mail:wynky19616@163.com。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以凤梨、牛乳为主要原料,通过对凤梨汁与牛乳的配比、发酵剂接种量、发酵时间、卡拉胶添加量进行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研究凤梨风味乳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凤梨风味乳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凤梨汁与牛乳配比为1:2,发酵温度为42℃,白砂糖的添加量7%,卡拉胶的添加量0.05%,其影响因素大小为原料配比>发酵温度>白砂糖添加量>卡拉胶添加量。在此条件下,凤梨风味乳的色泽最佳,口味酸甜适度,组织细腻,无气泡,无分层现象。  相似文献   
4.
文章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应用于《动物繁殖学》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分析比较该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差异。调查结果显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显著提高总成绩,以及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认可度。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5.
结合社会情境理论,以“社会情境—空间生产—空间特征”为研究范式,选取了政治、经济、文化3个关键性情境要素,以时间为线索,将广州城市公园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以恢复与建设为导向、以革命与生产为导向、以经济利益为导向、以打造城市名片为导向和以生态友好为导向5个阶段。通过梳理发展历程的成因,从而得出:广州城市公园历史发展最重要的演变机制为社会秩序的空间化过程,即动态平衡的社会发展状态和不断博弈的社会关系共同作用于空间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不同改良措施对盐碱地燕麦形态生理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摘 要:为筛选出适宜盐碱地燕麦生长、增产增效的改良措施,试验设8个处理分别为对照(A)、腐熟秸秆还田(AF)、750 kg/hm2菌肥(B)、腐熟秸秆还田 750 kg/hm2菌肥(BF)、1500 kg/hm2菌肥(C)、腐熟秸秆还田 1500 kg/hm2菌肥(CF)、2250 kg/hm2菌肥(D)、腐熟秸秆还田 2250 kg/hm2菌肥(DF),并对盐碱地燕麦形态指标、光合特性及产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腐熟秸秆还田和菌肥均有利于燕麦在盐碱地生长,各时期CF处理燕麦株高、根长、根系活力、Gs、Tr、Pn、Ci和SPAD等指标较其他处理表现最好;其中CF处理的籽粒产量、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最高,分别达3530 kg/hm2、30910 kg/hm2和6521 kg/hm2,较其他处理分别高出31.23%~129.22%、10.47%~102.69% 和8.73%~109.10%。若不使用腐熟秸秆的情况下,菌肥最佳施入量为750 kg/hm2,综合评价,1500 kg/hm2菌肥结合腐熟秸秆还田是该地区盐碱地改良的最佳措施。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烤烟小苗膜下移栽适宜的破口温度及大小,为指导大田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笔者通过大田试验,比较了白、黑膜膜内外空气温度、塘底土壤温度及不同破口大小的温度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田间空气温度的增加,膜内空气温度随之大幅度增加,白膜膜内温度均大于黑膜膜内温度。当田间空气温度低于20℃时,通过小苗膜下移栽改变烟苗生长环境可达到保温的作用;田间空气温度高于27℃时,膜内空气温度达到45℃时,应及时进行破大孔处理,以防高温灼伤烟苗。在环境温度可以保障烟苗生长需求的前提下,较早破口相对利于烟苗生长。  相似文献   
8.
2014年美国玉米高产竞赛简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产量、品种等方面分析2014年美国玉米高产竞赛特点,提出美国玉米高产竞赛对我国玉米生产的启示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高粱喷施不同剂量矮壮素、乙烯利溶液进行田间试验,旨在探明矮壮素、乙烯利溶液对高粱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实验采用两因素四水平随机区组设计,3 次重复,于拔节期喷施(2014 年7月5 日)。乙烯利、矮壮素各设6 个浓度梯度,乙烯利稀释倍数分别为100 倍、200 倍、400 倍、800 倍、1000倍及清水对照;矮壮素稀释倍数分别为100 倍、250 倍、400 倍、550 倍、700 倍及清水对照。结果表明,2 种生长调节剂的主要作用是能够抑制赤霉素的生物合成而控制植株的伸长生长,乙烯利(抽穗期)对高粱植株矮化作用分别比对照提高29.32%、34.58%、21.80%、21.8%、2.18%;乙烯利(成熟期)对高粱植株矮化作用分别比对照提高21.07%、22.16%、19.77%、18.63%、12.11%;矮壮素(抽穗期)对高粱植株矮化作用分别比对照提高5.43%、13.18%、3.10%、3.88%、8.53%;矮壮素(成熟期)对高粱植株矮化作用分别比对照提高9.94%、29.19%、13.64%、18.01%、14.91%。喷施不同浓度乙烯利、矮壮素对高粱籽粒品质均有一定的影响。乙烯利以稀释200 倍喷改善高粱籽粒品质效果最为明显,矮壮素以稀释250 倍效果明显。喷施乙烯利的矮化效果较喷施矮壮素显著,但是在改善高粱光合指标、叶绿素含量、产量方面差别不大。在生产上,通过拔节期喷施乙烯利、矮壮素可有效控制高粱株高,实现增密增产。  相似文献   
10.
为了明确高蛋白野生大豆氮素积累规律,本试验选取3类不同蛋白质含量的大豆材料,在各生育期对根瘤生长特性及根瘤氮代谢物的含量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籽粒蛋白质含量与R2-R8的根瘤数呈显著正相关。V6-R2高蛋白野生大豆根瘤数增加较快,整个生育期根瘤重不断增加。三种类型大豆的血红蛋白含量、单株血红蛋白总量在R2-R8与籽粒蛋白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在V6到R8期高蛋白野生大豆血红蛋白含量、总量都明显高于其它两种类型大豆材料,差异性均达到显著水平。R2-R8期三种类型大豆游离氨基酸含量、酰脲含量均呈下降趋势,高蛋白野生大豆游离氨基酸含量低于、而酰脲含量却又高于其它两种类型材料,且差异性显著。这可能说明高蛋白野生大豆根瘤衰老较慢、根瘤内氮代谢物含量丰富,生育后期仍具有较强的酰脲合成与运输能力是形成该类型大豆籽粒高蛋白质含量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