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影响阿拉善地区沙尘暴特征的气象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内蒙古阿拉善盟范围内的巴彦浩特、拐子湖等9个气象台站1961年~2004年的沙尘暴逐次统计数据和气象资料为依据,利用Excel和SAS数据处理软件,采用线性趋势估计、相关分析、多元回归等方法,对大风、降水、气温等主要气象因子与沙尘暴发生的次数和强度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阿拉善地区沙尘暴发生的日数与大风日数呈显著正相关;沙尘暴日数与年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沙尘暴发生日数与气温相关性最弱,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沙漠湖泊的特征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泊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沙漠湖泊则更为宝贵,它对于维持沙漠生态环境,防止沙漠扩展具有重要作用。内蒙古的沙漠和沙地中分布有大量湖泊,形成了沙漠中独特的自然景观。本文在对内蒙古沙漠湖泊的特征进行论述的基础上,分析了沙漠湖泊所具有的生态功能和在防止沙漠扩展中的作用,希望能引起社会各界对沙漠湖泊的研究和保护给予更多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内蒙古阿拉善地区沙尘暴源区为研究对象,利用该区所辖3个旗县范围内的巴彦浩特、拐子湖、中泉子、吉兰太、诺尔公、头道湖、锡林高勒、阿右旗及额济纳族等9个气象台站1961年-2004年的沙尘暴逐次统计数据和土地利用、沙漠化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了土地利用和土地沙漠化与沙尘暴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阿拉善地区沙尘暴的发生具有很大的时空差异,沙尘暴发生日数的代际波动较大;沙尘暴出现日数的变化是特定气候变化的反映,下垫面的持续恶化是该地区沙尘暴天气持续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下垫面与沙尘暴发生关系密切,戈壁地表不利于沙尘暴的发生,植被覆盖度的增加对沙尘暴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它的提出和实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扩大内需、发展经济的有效途径;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我国是农业大国,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内蒙古和林格尔县为例,对我国目前正在实施的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实施背景与发展概况进行了论述。分析了退耕还林(草)工程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并结合实际,对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应用主成分回归法(PCR)、偏最小二乘法(PLS)、BP神经网络法、支持向量机(SVM)等四种方法对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24种聚丙烯-聚丙烯酰胺型保水剂进行了品种的鉴别研究。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SVM法可以有效的进行保水剂分类鉴别工作。当光谱范围选择5000cm-1~9000cm-1,经验参数c=8,g=0.0313时,PCA-SVM模型的预测准确率可以达到100%。研究证明此种方法可以应用于保水剂品种的鉴别。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