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水产渔业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优化微波消解海洋沉积物重金属镉测定的实验条件,设计三因素(温度、保持时间、微波功率)三水平的正交实验,微波消解海洋沉积物成分分析标准物质,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消解液镉含量,计算回收率,数据常用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海洋沉积物微波消解最佳实验条件组合为180℃,5min,1200W,该条件下海洋沉积物微波消解镉测定回收率为96.5%。  相似文献   
2.
从患有尾鳍基部溃烂病的人工养殖黑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病灶处分离到1株优势菌LSHD-1,经人工感染试验证实为引起黑鲷尾鳍基部溃烂病病原菌。细菌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等表观、生物学试验、细菌16S rRNA基因同源性检索和系统发育学分析结果表明,LSHD-1与假交替单胞菌属(Pseudoalteromonas)的吻合程度最高,系统发育分析结果与杀鱼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piscicida)聚为1支。扩增细菌毒力基因,分析其潜在致病性,发现LSHD-1携带黏附侵袭位点基因(ail)、毒力活化因子(virF)、P4噬菌体整合酶基因(intB)、溶血素基因(hlyA)、丝氨酸蛋白酶基因(ahpA)、肠毒素基因(altA)、抗金属蛋白酶基因(ast)。药敏试验结果显示,LSHD-1对氧氟沙星、恩诺沙星、诺氟沙星、头孢曲松、氟苯尼考高度敏感,对磺胺异唑、强力霉素、青霉素G、四环素表现出较强耐药性。  相似文献   
3.
江苏沿岸四种贝类软体铅的含量特征及其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12年9月-2013年8月和2015年3月采集江苏沿岸文蛤、青蛤、杂色蛤、四角蛤蜊4种主要滩涂贝类样品,分析贝类软体铅(Pb)含量及其时空变化特征,采用点估计法和靶标危害系数法评价贝类软体Pb含量对人体暴露的风险。结果表明,采集的江苏沿岸4种主要滩涂贝类软体Pb含量范围为0.05~0.56 mg·kg~(-1),均值为0.23 mg·kg~(-1),所有贝类软体Pb含量均低于GB2762-2012(1.5 mg·kg~(-1))和NY5073-2006(1.0mg·kg~(-1))限值。茅家港站位4种贝类软体中Pb含量均在夏季达到最高值,分别为文蛤0.77 mg·kg~(-1)、青蛤0.12 mg·kg~(-1)、杂色蛤0.23 mg·kg~(-1)、四角蛤蜊0.61 mg·kg~(-1),文蛤和四角蛤蜊月度波动变化较为显著,青蛤和杂色蛤月度变化不显著;空间分布特征为贝类软体Pb含量最高值在S_3站位(陈家港,0.44 mg·kg~(-1)),次高值位于S4站位(滨海港,0.32 mg·kg~(-1)),最低值位于S11站位(洋口港,0.21 mg·kg~(-1)),其余站位差异较小,基本在0.21~0.30 mg·kg~(-1)之间。江苏沿岸居民在正常消费水平下,摄入地产经济贝类后,靶标危害系数(THQ)值均未超过1。风险评价结果显示,正常消费水平下,江苏沿岸4种滩涂贝类软体Pb暴露对目标人群的健康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