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探究传统热炸炮制方法对鹿茸不同部位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传统热炸法对梅花鹿鹿茸进行炮制,Bradford法检测鹿茸可溶性蛋白含量;ELISA方法检测并比较鲜鹿茸与炮制鹿茸上部、中部、下部的表皮生长因子(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神经生长因子(NGF)的含量差异。结果,鲜鹿茸上部EGF、IGF-1、NGF的含量分别为2.45ng/mL、18.18ng/mL和14.58ng/mL;中部分别为0.94ng/mL、7.79ng/mL和7.95ng/mL;下部IGF-1、NGF的含量分别为1.19ng/mL和2.47ng/mL,未检测到EGF。炮制鹿茸上部EGF、IGF-1、NGF的含量分别为0.28ng/mL、1.05ng/mL和3.99ng/mL;中部NGF的含量为2.0ng/mL,未检测到EGF、IGF-1;下部3种生长因子均未检测到。梅花鹿鹿茸生长因子含量从顶端到底部依次降低,传统热炸炮制明显降低了各部位生长因子的溶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