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3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2篇
  2019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戴剑  吴燕 《种子》2011,30(11)
SSR分子标记已经得到普遍应用,初学者如不能很好地掌握实验操作要点,就难以在较短时间内成功地获得试验结果.本文分别介绍了DNA提取、PCR扩增和电泳检测PCR扩增产物等实验过程中容易被忽视的注意事项,以期为普及SSR分子标记实验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2.
激素6-BA、多效唑对非洲菊茎尖、叶柄离体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浓度2~5mg/L的激素6-BA与MS组合培养基,可有效促使非洲菊茎尖和叶柄直接分化出芽,分化所需时间相对小花托诱导分化提前35-50d,再生频率提高85%和45%;6-BA浓度在0.2mg/L与0.8mg/L交替使用时,有利于提高组培苗的增殖系数;0.1mg/L和0.2mg/L多效唑的应用可大幅度提高非洲菊组培苗增殖系数、生根率和试管苗的移栽后成活率。  相似文献   
3.
杂交粳稻泗优422制种特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剑  谷福林 《杂交水稻》1997,12(1):16-17
观察了731A、六千辛A、轮回422、77302的开花习性,并对其相互杂交的结实率进行了调查。与六千辛A相比,731A开花持续天数较短,开颖角度较小,柱头外露率低,开闭时间略长。在相同授粉条件下,731A与轮回422的结实率低于六千辛A与77302。  相似文献   
4.
5.
种子水分测定的几点注意事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分是种子质量的必检指标,它既是流通环节控质论价的依据,也是决定能否安全储藏种子的重要指标.水分测定虽然简单,但如果不注意测量过程中的一些环节,很容易导致错误的结果.不准确的结果,会给种子收购、销售、调拨、储藏、加工等环节造成不应有的经济损失,本文就我们在测定种子水分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参考有关资料及工作中的实践,减少种子水分测定的系统误差,提出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
植物新品种DUS测试技术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戴剑  李华勇  丁奎敏  洪德林 《种子》2007,26(9):44-47
介绍了植物新品种保护与DUS测试技术,分析了目前DUS测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了DUS测试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张美娟  戴剑  郑勤 《种子世界》2003,(12):27-27
南京16号是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育成的优质、高产、多抗中熟籼稻新品种,产量8 250kg/hm2左右,高产田块可达9 000kg/hm2以上.粒形细长,米饭柔软可口,经农业部稻米检测中心分析,所有品质指标均达到新颁国家二级优质米标准,是目前农业结构调整、产品结构调优的理想品种.但按照国家检验规程进行发芽试验,该品种发芽率不高,影响了该品种的推广,而该品种在大田播种时出苗整齐,发芽率尚可.因此,本试验对南京16号种子的室内发芽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水稻新基因被发现、定位与克隆以及现代分子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水稻分子育种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笔者主要就水稻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和条纹叶枯病的抗性基因聚合育种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并对一些使用转基因手段进行多基因抗病育种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9.
刍议无公害水稻生产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米是我国人民的主食 ,因此必须要规范无公害水稻的生产技术。无公害稻米要求碾米品质、外观品质、加工质量、蒸煮和营养品质等指标均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绿色食品·大米》NY/T419 -2000指标。因此必须从生产基地、生产用种、栽培技术、肥料、农药、加工等方面进行调控。一、生产基地1.耕地净化对已受污染的水稻生产区可以确定相应的净化途径和方法 ,通过生物净化 (包括秸秆还田、合理轮作、生物有机肥施用、微生物降解和生物富集等技术 )、工程净化、化学净化、清洁灌溉及其它综合配套技术 ,实行净化修复 ,…  相似文献   
10.
为减轻小麦种子在纸床上发芽发生霉变的现象,进行了浸种回干、预冷、冲洗、多茵灵处理和发芽温度调节等方面的试验。结果表明,发芽前进行浸种回干处理能明显减少小麦在不同温度下发芽的霉变现象,且与沙床20℃恒温下发芽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