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给中国小麦抗条锈病育种筛选有效抗源,对203份来自ICARDA的小麦种质,利用杨凌人工病圃和天水、江油自然诱发病圃进行成株期条锈病抗性鉴定,利用条锈菌当前流行小种条中32(CYR32)和条中34(CYR34)在温室进行苗期分小种鉴定,利用 Yr5、 Yr9、 Yr10、 Yr15、 Yr17、 Yr18、 Yr26等抗条锈病基因已开发的分子标记进行基因检测。结果表明,203份材料中107份具有稳定的成株期抗性,31份苗期表现为专化抗性。从这些具有稳定抗病性的材料中,检测到抗条锈病基因 Yr9(51份)、 Yr10(2份)、 Yr17(30份)和 Yr18(56份),未检测到 Yr5、 Yr15、 Yr26;有12份抗条锈表现良好的材料未检测到任何基因,推测其可能携带未开发分子标记的已知基因或新基因。因此,这107份具有稳定抗性的材料可用于中国小麦抗条锈病育种,其中12份可能含有未知基因的材料有待进一步的遗传研究。  相似文献   
2.
为探明组织培养脱毒技术在菊花生产中的作用,以金丝皇菊为试验材料,研究脱毒苗在农艺性状、抗性、产量及花朵级别等指标上的田间表现。结果表明,脱毒苗和扦插苗的病情指数分别为26.01和42.65;脱毒苗较扦插苗在株高、分枝数、花序数、叶长和叶宽指标上,分别增加20.63%、13.5%、26.63%、10.74%和13.65%;脱毒苗较扦插苗平均每666.7 m2鲜花产量增加52.71%;特级花数量、一级花数量和二级花数量分别增加44.68%、59.03%和63.28%;总花量增加58.75%。试验结果表明,菊花脱毒苗在抗褐斑病、生长、产量和花朵级别等方面均表现出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3.
杭白菊是驰名中外的传统茶用菊,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从其原产地浙江省桐乡市引进 3个杭白菊品种进行观测和试验。结果表明,杭白菊引种到开封后适应较好,确定最适宜开封地区种植的杭白菊品种为早小洋菊,最适宜繁殖方式为扦插繁殖,种植密度采取行距35 cm、株距30 cm为最佳,土地较肥沃可适当密植;并通过实生选种,从杭白菊后代中选育出一个表现优良的品种S18-2,对其物候期和主要表现性状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菊花受涝后生长受阻、观赏品质降低,严重时大面积死亡或绝收。菊花种植应从生产全过程开展防涝救灾措施,树立防涝的意识,了解菊花受涝后表现症状,采取科学的涝后应对措施。从园地选址、防涝基础设施建设、栽植方式、受涝后及时科学的补救等各环节着手,可以将涝害对菊花种植的危害降到最低,保证菊花种植的效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