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利用1971~2005年内蒙古东北部呼伦贝尔市牧区4个站的月降水量、月平均气温和相时湿度资料,分析其地表干涅状况的时空分布和年际謇化特征。结果表明:19712005年呼伦贝尔市牧区春夏秋(冬季除外)季地表水分亏损面积在扩大,干旱化趋势加脚;牧区各站地表湿润指数和水分盈亏有差异,相对于全市其他地区而言,牧区比较干燥,水分亏损严重,这已严重影响牧区生产;敷区地衷湿润’指数呈减小趋势,地表趋于变干。由此推测,呼伦贝尔市牧区地表逐渐变干可能与降水量减少和气温的逐渐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2009年气候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合分析呼伦贝尔市2009年气候对于农牧林生产的影响,利用四季平均降水、温度、大风与历年同期值的比较以及变化,分析雪灾、霜冻、暴雨、洪涝、冰雹、雷电等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3.
为达到用前期气候因子变化来评估土壤水分变化的目的,采用统计回归方法,利用不同土壤类型的3个农牧业气象观测站1988-2006年的气象和土壤水分观测资料,选取前一旬气温、降水、蒸发量和土壤水分4个因子,建立了呼伦贝尔市5月上旬-8月下旬0~40cm土壤水分144个动态预测模型,68.8%的方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拟合相对误差小于±10%的为77.8%,小于±15%的为84.3%;利用实测资料对该模型进行验证表明,模型平均相对误差在20%左右,可用于预测呼伦贝尔市植物生长季各旬0~40 cm各层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东北部大雪天气个例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资料、T213物理量产品,红外云图、湿度图、风廓线,对2009年12月8日、10日夜间造成2次呼伦贝尔北部大雪天气事件环流背景、影响系统及成因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①2次天气事件发生在前期欧亚地区西风环流控制呈现高指数特征,呼伦贝尔异常偏暖背景下;②影响系统蒙古气旋—东南移动变成倒槽—东北上形成强烈的东北涡;③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在50 N°附近形成降雪动力。  相似文献   
5.
呼伦贝尔市植物生长季土壤水分动态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统计回归方法,利用不同土壤类型的3个农牧业气象观测站1988~2006年的气象和土壤水分观测资料,选取前一旬气温、降水、蒸发量和土壤水分四个因子,建立了呼伦贝尔市5月上旬~8月下旬0~40cm土壤水分动态预测模型,68.8%的方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拟合相对误差小于±10%的为77.8%,小于±15%的为84.3%;利用实测资料对该模型进行验证表明,模型平均相对误差在20%左右,可用于预测呼伦贝尔市植物生长季各旬0~40cm各层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