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1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4篇
林业   74篇
农学   46篇
基础科学   54篇
  35篇
综合类   552篇
农作物   62篇
水产渔业   29篇
畜牧兽医   393篇
园艺   73篇
植物保护   2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7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3篇
  1975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4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通过冬季最冷时段对东农98-Ⅱ型日光节能温室(两种种养方式)的温度观测,说明98-Ⅱ型温室的增温效应是显的。从两种不同种养方式对比看,联栋(前棚种菜后舍养猪)的白天增温效果优于养鱼池温室,在夜间保温性能上,则是养鱼池略优于联栋温室。  相似文献   
2.
随着养牛业的发展,为提高养牛业的经济效益,各地加大了对品种改良的力度,然而由于冷冻精液配种技术的广泛应用,出现了牛产母犊的比例下降的现象。根据部分资料统计,应用冷冻精液配种的牛产母犊率为32.4%~46.2%,严重地制约了养牛业的发展,影响了各地品种改良的进程,也影响了养牛户经济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1试验目的夏玉米幼苗常遭受“地老虎”的严重危害。本实验通过不同浓度的“帅苗”杀虫型种衣剂拌种,对“帅苗”安全性、效果做一些观察和分析,以便为用户提供参考。2试验设计供试作物:夏玉米(901);药剂:帅苗3%水乳种衣剂(美国康普顿化工公司供)。试验设4处理(均为667m2(旧制1亩)用量):(1)3kg种子 6m l药 12m l水;(2)3kg种子 7.5m l药 15m l水;(3)3kg种子 10.5m l药 2lm l水;(4)空白对照。采用对比试验,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同一地块,选择每年地下害虫发生较重的地块。“帅苗”药剂拌种8h后播种,播种时密度要求一致。3调查方法试验地点:阿克苏市…  相似文献   
4.
喀什地区鸡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多价灭活苗的研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鸡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埃希氏杆菌的某些血清型所引起的鸡的一类传染病的总称。喀什地区 ,该病的流行随规模化养鸡业的发展不断蔓延。据初步调查 ,目前发病率达 3 0 %,每年因该病死亡鸡达 5万余只 ,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为寻找一种经济有效的防制方法 ,自 1 998年以来 ,我们从喀  相似文献   
5.
6.
2004年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推广大棚西瓜复种秋延番茄高效栽培模式,大棚冬春茬西瓜元月中旬播种育苗,2月下旬移栽,5月底上市;番茄6月初播种育苗,7月上旬移苗,国庆节前后上市,两茬作物经济效益显。现将该模式栽培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1 主要入袋害虫1 1 康氏粉蚧 又称梨粉蚧 ,在我市每年发生 3代 ,第 1代若虫发生盛期在 5月中下旬 ,第 2代在 7月中下旬 ,第 3代 8月下旬。以 2、3代若虫、成虫在果袋内集中为害为主。随着套袋时间延长 ,发生越来越重 ,由于苹果套袋后 ,1代未杀灭的康氏粉蚧沿包扎不严的袋口或透气孔、透水孔进入袋内。康氏粉蚧主要在果实萼洼或梗洼处刺吸汁液 ,使果面发生许多褐色圆形斑点 ,上面粘有白色蜡粉 ,斑点逐渐木栓化 ;随着苹果的生长 ,为害部位凹陷。1 2 玉米象 每年发生 2代 ,多数是由于山区果农分散居住于果园附近 ,存储和晾晒谷物粮食中的…  相似文献   
8.
为了建立马梨形虫病双重PCR检测方法,试验根据Gen Bank发表的驽巴贝斯虫和马泰勒虫18S rRNA保守基因序列分别合成2对特异性引物,以核酸混合物为模板,优化反应条件建立马梨形虫病双重PCR检测方法,并检验该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同时用该双重PCR检测方法对采自昭苏种马场的马疑似病例全血进行检测,并与镜检法和单重PCR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双重PCR检测方法能对驽巴贝斯虫和马泰勒虫核酸扩增出大小为529 bp和789 bp特异性目的片段,而对双芽巴贝斯虫、环形泰勒虫、羊泰勒虫、牛巴贝斯虫核酸的扩增均为阴性;驽巴贝斯虫和马泰勒虫阳性DNA被稀释1×108倍时均能检出其相应目的片段;对采集的46份马疑似病例血样进行PCR诊断,其中驽巴贝斯虫感染率为30.4%(14/46),马泰勒虫感染率为41.3%(19/46);双重PCR检测方法与单重PCR方法的符合率为100%。说明建立的双重PCR检测方法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用于驽巴贝斯虫和马泰勒虫临床感染隐性病例的联合检测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旨在研究新疆伊犁地区马梨形虫病的流行动态及其影响因素。于2015黏3-6月定点采集了伊犁地区马的213份血样及其体表硬蜱712只,4个月的蜱指数分别为2.22,3.59,5.73,2.28;借助PCR检测马及其体表硬蜱的带虫率,结果显示,被检马匹全血DNA阳性率分别为37.93%,52.17%,53.06%,18.33%;硬蜱带虫率为11.12%,16.67%,20.13%和6.24%。该区4,5月份为马梨形虫病的高发期,马泰勒虫(4月)与驽巴贝斯虫(5月)的感染高峰期有所不同。马源性梨形虫病与媒介蜱带虫率之间差异显著(P0.05),而与蜱指数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故该病的流行与带虫媒介蜱的活动规律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小檗果提取物的体外抑菌和抗炎功效,本试验以乙醇和水为溶媒提取了小檗果粗体物,进行体外抑菌试验,检测对奶牛乳房炎常见致病菌即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链球菌的抑菌活性,并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观察抗炎作用。结果显示,小檗果水提物和醇提物对3种致病菌均有抑菌作用,达到高敏或中敏,抑菌圈直径为(10.69±0.16)~(16.89±0.67)mm。与模型组相比,小檗果水提物和醇提物低剂量组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P0.01),抑制率均高于58%。本试验为小檗果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