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8篇
农学   18篇
  1篇
综合类   113篇
农作物   1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米生产与粮食安全和农村经济关系密切,发展和提高玉米生产能力关系重大。根据高寒山区的玉米生产状况,提出因地制宜选用良种及种子处理、精细整地、播种育苗、田间管理、合理施肥、病虫草害防治等玉米丰产栽培的关键技术,为保证该区域玉米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的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不同品种去除分蘖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吉林省湿润冷凉区,开展了不同玉米品种的分蘖对产量的影响试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在4200株/667m2时,去除分蘖或保留分蘖对穗粒数、千粒重、产量无显著影响。明确了每667m2种植4200株时可以保留分蘖,达到省工省力、节约成本、明显增加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目的,为提升本区域玉米高产高效的生产能力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在吉林省湿润冷凉区桦甸市进行10个玉米品种比较试验,分析品种试验产量构成效果,结果表明:在种植密度6万株/hm2条件下,产量位于前5位的品种分别为美金浓205、翔玉T68、先玉335、龙育3、吉平8。它们具有最高或者接近最高的保株率、收穗率、粒数以及百粒重。明确选择高产优质品种,必须具备优化的产量构成因素,以及较强的抗逆性和丰产性。  相似文献   
4.
2004年在吉林省桦甸市桦郊乡进行了等离子体种子4种不同剂量、6个处理区的试验。经过在拔节期、成熟期干物质的化验分析和测产,结果表明应用等离子体种子处理1.0A×2和1.5A×2的剂量能促进玉米吸收养分,(N P2O5 K2O)总量比CK1提高10%以上;比CK1提高化肥利用率即提高氮肥、磷肥和钾肥利用率为7.4%~8.2%、11.3%~19.7%和15.7%~23.5%。明确了等离子体种子处理1.0A×2的剂量,比CK1增产8.2%,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区域玉米产量,开展了湿润区玉米均衡增产技术创新与集成示范研究,进行不同种植密度研究、氮磷钾平衡施肥研究、品种筛选试验研究以及技术集成示范。明确了玉米最佳种植密度为6.0万株/hm2;最经济施氮量、磷量、钾量分别为148.92kg/hm2、96.75kg/hm2、85.54kg/hm2;有6个品种产量超过800kg/667m2。通过技术研究的成果与已有的技术进行大区集成、大面积集成示范,产量均超过730kg/667m2,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丰产高效技术单一,玉米产量徘徊不前。通过品种优化组合技术、群体合理密植技术、丰产高效施肥技术的研究,实现玉米丰产高效技术集成。提出玉米丰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建立以提温-增密-保肥-促早熟为主体框架的湿润冷凉区中熟品种密植丰产高效技术模式,提升区域玉米丰产高效的生产能力,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等离子体处理玉米对化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2004年在吉林省桦甸市桦郊乡进行了等离子体种子4种不同剂量、6个处理区的试验。经过在拔节期、成熟期干物质的化验分析和测产,结果表明应用等离子体种子处理1.0A×2和1.5A×2的剂量能促进玉米吸收养分,(N+P2O5+K2O)总量比CK1提高10%以上;比CK1提高化肥利用率即提高氮肥、磷肥和钾肥利用率为7.4%~8.2%、 11.3%~19.7%和 15.7%~23.5%。明确了等离子体种子处理1.0A×2的剂量,比CK1增产8.2%,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玉米是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遭受风灾后造成玉米倒伏、减产。对风灾后20个玉米品种的40块生产田的百粒重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植株直立的百粒重植株倾斜的百粒重植株倒伏的百粒重。植株直立的百粒重分别比植株倾斜的和植株倒伏的百粒重增加18.0%,48.8%。明确了玉米植株倒伏、植株倾斜可大大降低百粒重。在玉米生产中,应增强防治倒伏、倾斜的技术措施,确保该区域玉米生产达到优质、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9.
等离子体处理大豆对化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索等离子体处理大豆对化肥利用率的影响、最佳方法和增产机理,进行了等离子体处理大豆对化肥利用率的试验。试验采用5种剂量、7个处理三次重复随机排列。苗期调查处理根数比CK1多1.8~2.9条。处理间株高变化不明显。结荚期、成熟期干物质的化验分析和测产,结果表明处理1.0A×2和1.5A×2的剂量能促进大豆吸收养分,(N+P2O5+K2O)总量比CK1提高10%以上;比CK1提高化肥利用率,提高氮、磷、钾肥利用率为25.2%~32.9%、3.0%~6.7%和 7.5%~13.5%。明确处理1.0A×2的剂量,比CK1增产11.0%,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对桦甸市水稻田常见杂草群落情况、发生规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通过剔除草籽、机械秋翻、人工除草、生物防控、化学药剂防除水稻田常见杂草的技术措施,为桦甸市水稻田常见杂草的防除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