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辽西北地区鸡腿菇高产高效栽培关键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腿菇又名毛头鬼伞,是近年发展较快的一个新菇种。该菇因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倍受广大群众的青睐。经常食用有助于消化、增加食欲、降低血糖、治疗痔疮等作用。原材料充足,成本低,可利用大田作物秸秆与各种食用菌栽培后的废料做原料。具有栽培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见效快,易管理,出菇可人为控制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市场  相似文献   
2.
无公害食品是符合现代人类健康与营养要求标准之一。蔬菜是关乎人类健康的主要食品,因此,研究并推广无公害蔬菜生产,是当今农业科技工作者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建平县设施农业开发规模较大,蔬菜栽培中,以番茄比例大,因此我们对无公害番茄进行了专门的研究,总结出了建平县无公害番茄栽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3.
建平县属北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区,由于北部蒙古高原的干燥冷空气经常侵入,形成了半干旱半湿润易旱地区。全县处于海洋性季风气候向大陆性气候过渡的区域内,属半湿润、半干旱季风型大陆性气候。雨热同季,全年平均气温7.6℃,最高气温37℃,最低气温-36.9℃,年均日照时数2850~2950小时。年降水量平均614.7毫米,多集中在6~8月份,无霜期120~155天。谷子、绿豆、荞麦等诸多小杂粮作物都是喜光、耐旱的作物,建平县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小杂粮的优势生产区域,近年来,建平县重点开发了以谷子、荞麦、绿豆  相似文献   
4.
自2000年以来,辽西北地区的建平、喀左大规模的组织了退耕还林栽果项目,至2003年末,已在较好的坡耕地上组织退耕栽果10500hm2,形成了较为丰富的林果资源。但是,林果行间间作技术农民一时难以系统掌握,问作类型、模式等间作关键技术点对于农民来讲是一个新课题。优化间作模式在辽西北低山丘陵区加以推广,能在短时间内让林果农得到更多实惠,获得更大利益,使林果农在退耕还林栽果中损失不增,收入不减。  相似文献   
5.
西瓜是辽西北半干旱地区种植的主要瓜果作物,在辽西北半干旱地区推广还林林地空间,像样的二坡地种植较多,近年来,随着瓜果市场的快速发展,西瓜的种植面积在辽西北半干旱地区呈逐年扩大的趋势,但是,由于施肥不科学,  相似文献   
6.
西兰花是近年来上升为保健与营养一体的新型蔬菜品种,其翠绿色的花球是主要的食用部分,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一种受城乡居民欢迎且很有发展前途的高档蔬菜。位于辽西北地区的建平县西兰花栽培的规模较大,栽培面积达到50hm2左右,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为实现西兰花高产、高质、高效的"三高"栽培效果,我们对西兰花栽培关键技术进行了实验研究,现将其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