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稚蚕人工饲料育具有省力省工、操作简便的特点,尤其是可以提高共育安全系数,杜绝因桑叶污染造成的共育事故,减少小蚕在共育室感染蚕病的机会,有利于保证小蚕健康无病。整个共育过程受外界气候环境影响小,从而有利于蚕茧优质高产。目前,在浙江蚕桑产业滑坡、劳动力紧张的情况下,小蚕共育是蚕桑发展的必然趋势。稚蚕人工饲料育不仅是蚕桑省力化技术的重要措施之一,而且是小蚕共育取得成功的关键技术。摄食性反映了蚁蚕对人工饲料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北虫草菌种和蒙山九州虫草菌种接种人工饲料育的家蚕,进行蚕虫草的人工栽培技术试验,调查了菌种、接种时间、方法、接种量以及接种后的感染、死亡、硬化及出草情况,结果表明:菌种是决定人工栽培是否成功的主要因素,以5龄第2~5天的家蚕幼虫为接种最佳时期,采用1—1液体菌种,接种量以0.050~0.100mL为宜,接种后2d开始明显出现感染症状,3d开始大批蚕死亡并硬化,接种后7d蚕虫草出草率达85.33%。  相似文献   
3.
小蚕人工饲料育大蚕大棚育试验小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栽桑养蚕是湖州市练市镇朱家兜村的一项主导产业.自1997年以来,该村在市政府的重视和业务主管部门的帮助下,建成了18 hm2集成片的桑园,是湖州市的重点蚕业园区之一.随着桑地面积的扩大,蚕种饲养量的逐年增加,该村蚕业生产中劳力紧缺和蚕室、蚕具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为解决这一矛盾,从2003年春蚕期开始,在练市镇朱家兜村进行了1~2龄人工饲料育3~5龄大棚育的试验,试验初获成功.现将两年来的试验结果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家蚕平面丝的饲养与上蔟技术。饲养阶段按常规技术操作进行,但需特别注意蚕儿发育整齐度和健康度,以免迟熟蚕的粪尿和病死蚕污染平面丝;上蔟阶段从蔟具准备、蔟中环境和技术管理均有别于常规吐丝营茧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5.
针对家蚕吐平面丝性状的遗传特点,选育了叶平面丝性状优良的蚕品种ZAU2,并与现行蚕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ZAU2的平面丝吐出率达到95%左右,明显优于普通品种,与不同实用品种组配成杂交组合,其强健性和吐丝性状都达到实用水平,其中平面丝吐出率显著高与普通实用杂交种.  相似文献   
6.
采用三种不同剂量重离子碳对戊3胚胎的蚕卵进行照射处理,处理后调查蚕种一日孵化率、茧丝质、家蚕虫蛹统一生命率。本试验结果表明经过重离子碳辐射的蚕品种,对当代1 d孵化率的影响表现为辐射处理区均好于对照区,不同辐射剂量之间不表现某种趋势;茧丝量均好于或接近对照区,并随着辐射剂量的提高选择效果更好;虫蛹统一生命率则随着剂量的提高而依次递减,低剂量10 Gy辐射处理区好于对照区;辐射敏感性因品种而不同,本试验中选择的日系品种D敏感性大于中系品种A。  相似文献   
7.
蚕业规模经营是蚕桑生产稳定发展和蚕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目前嘉湖蚕区劳动力紧缺和养蚕设备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小规模经营已成为制约蚕桑稳定发展和蚕业现代化的瓶颈.为推进蚕业规模经营,提高蚕业经济效益,有必要对适应规模经营的家蚕室外育及饲养型式进行研究,从而寻找出一种适应规模经营,蚕农容易接受、成本和劳动强度较低的饲养型式.为此向湖州市科学技术局申报了"适应规模经营的家蚕室外育研究"项目,于2002年被湖州市科技局列项,课题实施3年已取得了以下三方面的成绩:设计完成了塑料大棚、稻草大棚和活动蚕室3种不同类型的大棚,并对其实用性进行了比较,为今后在本市蚕区推广应用大棚育提供了参考;研究出一种适应规模经营、蚕农容易接受、成本和劳动强度较低的饲养型式,即1~2龄人工饲料育、3~5龄大棚育,并总结出一套适合该饲养型式的饲养技术,为蚕业规模经营提供了一种新的饲养模式;3年来在练市镇朱家兜村以1~2龄人工饲料育、3~5龄大棚育的饲养型式,饲养蚕种23张获得成功,为今后在生产上推广应用该项技术作了准备.本课题已完成了预定指标,并于2004年底通过评审.  相似文献   
8.
2007年春在浙江省湖州市进行了不同浓度的20%亚胺硫磷(Phosmet)乳油对桑园害虫的防治效果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亚胺硫磷对野蚕、桑螟低龄幼虫防效较好,对桑蓟马防效较差;在湖州地区推广初期,推荐使用浓度为1500—2000倍。  相似文献   
9.
家蚕雌蛾粉对四氧嘧啶模型小鼠抗氧化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家蚕雌蛾的药用价值,采用腹腔注射四氧嘧啶法建立抗氧化模型小鼠,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家蚕雌蛾粉,通过对小鼠血清及肝脏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生化指标测定,研究家蚕雌蛾粉的体内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家蚕雌蛾粉可明显降低模型小鼠血清及肝脏的MDA含量,高剂量组(8 g/kg)的MDA含量降低至正常对照组的水平,家蚕雌蛾粉还可提高模型小鼠血清及肝脏的SOD、GSH-Px活性,中剂量(4 g/kg)、高剂量组的提高幅度达极显著水平。实验结果提示家蚕雌蛾粉具有明显的体内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有机溶剂回流法提取桑枝皮中的果胶,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桑枝皮中果胶的提取条件,并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当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120min,提取液为以pH2.0的盐酸为主,辅以少量磷酸时,提取效果最佳,最终可从桑枝皮中提取约7%的果胶。为进一步利用桑皮纤维提供了可参考的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