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水产渔业   50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生物过滤技术是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很关键的水处理技术,选择合适的滤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生物过滤效果的好坏和循环水养殖系统能否正常运行。本次试验对一种新型悬浮式滤料在循环水高密度养殖系统中的水处理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该滤料的挂膜性能好,挂膜时间短,且生物膜状态稳定;(2)该滤料的生物过滤能力好,具有较高的氨氮去除率和氨氮负荷,最高分别为57.5%和182.9 g/(m~3·d);其亚硝酸盐去除率平均为45.4%。  相似文献   
2.
<正>虾虎鱼通常是指虾虎鱼目、虾虎鱼科的品种,该科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已知的有2 000种以上。虾虎鱼科有很高的生物多样性,既有大量生活在海水中的虾虎鱼,也有不少生活在淡水和潮间带的虾虎鱼;虽然大多数虾虎鱼体长只有5厘米,但也有体长40~60厘米的超大型虾虎鱼。其中虾虎鱼科、吻虾虎鱼属的一些淡水种类小巧可爱、色泽艳丽、行为奇特(成熟雄性相遇时经常有“夸示”行为)而成为具有观赏价值的原生鱼品种。  相似文献   
3.
我公司在多年养殖中华鳖的基础上,于2007年从广西陆续引进山瑞鳖商品鳖和稚鳖进行养殖与后续的繁育试验,其中2010-2011年进行了山瑞鳖与中华鳖"温室-外塘"二段式养殖对比试验。经过10个月的温室养殖与3个月的外塘养殖,山瑞鳖与中华  相似文献   
4.
七彩神仙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在水族箱中养殖和繁殖七彩神仙的试验,阐述了其主要外形和解剖学特征、习性、生长及繁殖生物学特性,讨论了养殖和繁殖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罗氏沼虾的养殖因为受到温度的限制,致使上市集中,在上市高峰出售,价格较低;提前上市,价格虽高可因养殖周期短,单产较低,也同样影响经济效益。所以有些单位采用温室水泥池培养虾苗的办法尽量延长养殖周期,从而使单产提高并能提前上市。然而对于广大养虾户而言,能有条件采用温室水泥池培育的毕竟不多,根据本人养殖实践,介绍一种投资不高,简单易行的土池塑料大棚培育虾苗的技术,供养虾户参考。 一、虾苗培育池建造和消毒:  相似文献   
6.
郑善坚  施振宁 《内陆水产》2006,31(12):28-29
白斑狗鱼属鲑形目,狗鱼亚目,狗鱼科,狗鱼属,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在我国仅产于新疆北部额尔齐斯河流域,为冷水性凶猛肉食性鱼类。其肉质坚韧少刺、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2004年我们在浙江地区已开展了白斑狗鱼的池塘养殖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  相似文献   
7.
正许多热带观赏鱼品种对水质较敏感,本地繁育本地销售的鱼类不仅免受长途运输的损耗,而且不存在是否适合当地水质的问题,所以水族店多青睐本地繁育的鱼类,在同等条件下,价格明显优于外地鱼类。但浙江地处亚热带,冬季寒冷,一年中适合室外养殖热带观赏鱼的时间为150~170天,而单纯采用温室玻璃缸养殖则成本高、规模小,只能适合少数高端品种,如七彩神仙鱼、异形鱼及水晶虾等水族生物。笔者多年来采用温室玻璃缸配套室外水泥池的方式繁养热带  相似文献   
8.
正"杂交鳢-鲢鳙鱼-稻-沉水植物"循环水生态养殖模式,取得良好效果,单位产量在5508kg/亩~7401kg/亩之间,平均单位产量达6429kg/亩。养殖水质通过这一系统进行循环与修复,几乎不再外排养殖废水。同时,由于废水带有大量的营养物质,水稻化肥用量减少50%以上,生态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
面积均为4450m2的6口池塘分为2组,其中试验组3口以3万尾/667m2的低密度养殖南美白对虾,并在池中设置5%面积的网箱套养黄鳝,对照组以5万尾/667m2的密度专养南美白对虾,分别获得5200元/667m2和3100元/667m2的利润.  相似文献   
10.
采用4种配组方式对燕尾草金鱼进行选育试验,配组方式分别是红白自交;红♀&#215;全红♂;全红♂&#215;红自♀,红白♀&#215;锦鲤♂,通过试验发现,前3种配组均产生体色为红白、全红、全白的个体,其中红白自交组的子代中红白比例最高,为50.1%,但此组子代中无观赏价值的全白的个体比例也最高,为29.5%;红白&#215;全红正、反交子代的表现型无显著差异;红白♀&#215;锦鲤♂组的表现型和成活率均不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