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2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5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近期我国稻谷(米)供求趋势分析及发展预测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20年来我国水稻生产、消费和贸易的变化,认为只有"保红线(即保种植面积3 000万hm2,稻谷总产2亿t)攻单产"才能保证我国稻谷95%以上的自给率。并预测了2030年我国稻谷的供求趋势,认为只要确保种植面积年增长率达0.4%、总产年增长率达1.0%,供求关系将趋平衡,并略有节余。为确保我国中期稻谷生产与消费趋于合理区间,提出了"六保"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调研和认真分析相关资料,剖析20多年来闽台农业合作从试探到提升的4个发展历程,肯定其成效和作用,找出发展中的问题。根据闽台关系出现新形势,梳理出:出台"先行先试"法规、创建产业集群对接区、布局向"山"延伸拓展、推行"社"班"对接模式、扩张"小贸"促进"大贸"等多项重点发展对策。旨在促进提升闽台农业合作,使之更好、更快、更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3.
4.
地瓜干加工创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地瓜干传统加工法存在高硫(>1000mg·kg-1)、高糖(总糖含量60%-70%)、高杂菌、低水分(≤15%)的严重问题,研究出了无硫护色剂、臭氧灭菌、微波-蒸汽协同杀菌等先进技术和设备,应用到地瓜干加工中,生产出低硫(<10mg·kg-1)、低糖(总糖含量为40%左右)、低杂菌(低于商业标准)、高水分(水分大于20%)的地瓜干产品。规模生产实践表明,本工艺安全可靠,操作简便,易于实现生产自动化;产品安全卫生,口感好,色泽佳,已畅销日本、韩国、美国等市场。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十几年来积累了大量的水稻苗情观察数据。以往苗情数据单凭手工统计汇总,费工费时,预测预报难,准确性差,时常错过农时,难以及时指导大田生产,未能充分发挥苗情工作为“两当”(当前、当地)服务的作用。目前,电子计算机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日趋广泛,但应用电子计算机预报管理苗情工作的事例甚少。为使苗情工作逐步走向系统化、标准化、智能化、科学化、提高我省水稻苗情的预报和管理水平,1988年成立《水稻苗情微机预报模型研  相似文献   
6.
7.
甘薯专用肥对甘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不同品种肥料对甘薯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薯专用肥Ⅱ号比规范施肥(CK1地方标准)增产14.0%(P<0.01),增收23.9%,而且可溶性糖、粗蛋白和淀粉含量分别增加0.85个百分点、0.25个百分点和3.60个百分点;与习惯施肥(CK2)比较,效果更为明显,增产达极显著,可溶性糖含量增加1.76个百分点,粗蛋白含量增加0.41个百分点,淀粉含量增加2.91个百分点;经济效益分别比CK1和CK2提高23.9%和13.0%.说明施用甘薯专用肥Ⅱ号具有明显的增产增质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8.
(接上期) 3.3 超大稻米绿色有机栽培范例 福建水稻常年种植面积133.3万hm2左右,长期以来化肥、农药用量居全国前列,致使农药残毒含量高,影响品质,恶化生态环境;优质稻米比率尚低,常出现品质差的米滞销,优质米脱销,稻米生产比较效益偏低;水稻机械耕作水平低,机耕率约占40%,机插(抛)秧和机械收割率仅占5%.为了推动福建省水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福建超大现代农业科技研究所承担省科技厅"无公害两系杂交稻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以超大连江(军垦)基地133.3hm2稻田作试验示范基地,经努力,初步形成一套水稻产业的"六化"模式,即耕制优化、栽培无公害化、品种优质化、抛秧化、栽培全程机械化、产业化,使稻米生产达到无公害,符合国家绿色食品标准.  相似文献   
9.
将无公害的甘薯专用肥和生物农药等组装成甘薯绿色栽培技术,试验示范结果表明,与习惯栽培对比,可有效地协调甘薯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关系,提高甘薯单位面积产量和商品性,改善品质,同时可提高土壤钾含量,降低砷、汞等有害物质含量,为可持续发展甘薯种植业和生产地瓜干加工的无公害绿色原料薯提供了有效的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10.
甘薯施用生物有机肥及专用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生物有机肥与甘薯专用肥Ⅱ等不同肥料对甘薯产量、品质的效应。结果表明施用甘薯专用肥Ⅱ及生物有机肥,能较好地协调地上部与地下部的生长,促进结薯。提高鲜薯产量、品质及商品率。并且施用生物有机肥和专用肥,有利于维护地力,促进甘薯生产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