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正>一、工艺流程原料选择→清洗→制灶→烘焙→再烘焙→分级→包装。二、制作方法1.原料选择。应选充分成熟的新鲜果实,剔除病虫果和腐烂果。2.清洗。梅子用水清洗干净、沥干。3.制灶。烘灶以竹制成,用黄泥封固,灶高33厘米.用砖砌成,炉  相似文献   
2.
通过建立甜叶菊愈伤组织培养体系,以甜叶菊种子萌发出的无菌苗为材料,以茎尖、叶片及茎段为外植体,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筛选适合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结果表明,3种外植体均能成功的诱导出愈伤组织,其中以叶片的诱导效果最佳,为诱导愈伤的最佳外植体;NAA浓度和GA3浓度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较大,最佳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6- BA 2.0 mg/L+ NAA 1.0 mg/L+ GA3 3.0 mg/L.试验的9种培养方案中,有7种培养方案有不定芽的产生,以茎尖为外植体的培养方案的不定芽诱导率最高,均达到65%以上.叶片诱导出的愈伤长势较好,但难以继续分化,茎尖形成不定芽数量最多,但不定芽长势不佳,不适合进行进一步培养.  相似文献   
3.
逐年全量秸秆炭化还田对水稻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逐年全量秸秆生物质炭化还田模式对水稻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在浙北一处中产单季稻田连续开展4年(2013—2016)的田间试验。试验包含三个处理:CK:对照(无任何水稻秸秆或生物质炭还田);RS:水稻秸秆全量还田(8 t·hm~(-2)·a~(-1));RSB:全量水稻秸秆炭化还田(2.8 t·hm~(-2)·a~(-1))。收获期测定水稻株高、籽粒产量、土壤pH、阳离子交换量(CEC)、总碳(TC)、总氮(TN)、有效态营养元素P、K、Ca、Mg、Zn、Al、Fe和Mn含量,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全量秸秆炭化还田对水稻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RSB能显著提高水稻株高和籽粒产量(P0.05),且增幅大于RS;RSB能明显提高土壤TC、TN、有效态P、K、Ca、Mg含量,降低过量有效态Al、Fe、Mn含量;RSB对土壤养分的提高更大程度上是由于秸秆生物质炭间接增强了土壤C、N元素及速效养分的累积;RSB增产的关键因素是土壤TC、TN、有效态K、Mg含量的提高以及有效态Al含量的降低。逐年全量秸秆生物质炭化还田持续增产增肥效果显著,是稻田生态系统极具潜力的秸秆资源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