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林业   17篇
综合类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便携式光合仪测定大田栽培模式下油用牡丹‘凤丹’的光合、蒸腾特性,为其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凤丹’牡丹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或双峰曲线,日净光合速率的最高值出现在8:00或10:00,而后呈下降趋势,18:00降到最低。4月、5月‘凤丹’牡丹净光合速率日平均值明显高于其他月份。‘凤丹’牡丹蒸腾速率呈现出明显的单峰曲线,日蒸腾速率的最高值出现在8:00—14:00,没有明显的规律性,最低值出现在18:00。6月、7月‘凤丹’牡丹蒸腾速率日平均值明显高于其他月份。气孔导度的日变化均呈典型的单峰曲线,最高值出现在8:00或10:00,18:00为全天最低值。不同月份‘凤丹’牡丹气孔导度日平均值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郑州市屋顶自然条件下生长的木本植物种类广泛的调查,共记录有种子植物12科12属12种,分析其生态生物学特性,为屋顶绿化植物的筛选与配置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3个构树无性系幼龄材纤维形态和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工培育的3个构树无性系幼龄材为试验材料,对其纤维形态和化学成分进行测定和分析,并揭示不同构树无性系幼龄材纤维形态和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构树1号木材的纤维长度和长宽比最大,分别为684.95 μm和57.51,构树3号木材的纤维长度和长宽比最小,分别为482.65 μm和34.73;3个构树无性系木材的纤维...  相似文献   
4.
针对大叶女贞在北方城市绿化中的地位与存在的冻害问题,提出了抗寒性优树选择的方法,共选出优树249棵,并采用大方块芽接嫁接芽成活率达95%以上,成功解决了优树繁殖问题。  相似文献   
5.
通过在屋顶干旱环境下利用6种不同栽培基质,测定火炬树在不同基质中叶片电导率、脯氨酸、超氧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等生理指标的变化,探讨不同基质栽培下火炬树抗旱性能,筛选出适宜屋顶火炬树的盆栽基质,为今后屋顶绿化栽培植物基质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平原沙区高产表现突出的无性系X9,在适生发展区8年生树高、胸径、材积分别为13.25 m、16.60cm、0.1176 m3,比3-(I第3期鉴定品种)分别增益16.57%、12.50%、48.59%;比豫刺槐1号分别增益29.18%、15.21%、93.73%。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广玉兰的嫁接繁殖、种子繁殖和扦插繁殖3种繁殖方法的关键技术,其中,嫁接繁殖是广玉兰繁殖中应用最普遍、嫁接成活率较高的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8.
白蜡树净光合速率及其影响因子日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Li-6400便携式全自动光合测定仪对白蜡树光合特性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白蜡树叶片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双峰"曲线,最大值出现在中午12时,次峰值出现在下午4时,午休现象明显;白蜡树光合作用受气孔因素和非气孔因素共同作用;影响Pn日变化的主要生理因子是气孔导度、蒸腾强度和胞间CO2浓度,主要生态因子是光合有效辐射和大气相对湿度。  相似文献   
9.
广玉兰类型的初步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R型聚类分析法对广玉兰树冠形状、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叶片厚度、叶柄长度、叶片颜色(色光值)、叶片背面被毛等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树冠形状、叶片形状和叶片背面被毛可作为广玉兰引种栽培类型划分的指标,并将广玉兰划分为狭绿叶少毛紧凑型、椭圆绿叶少毛稍开张型、狭绿叶白毛稍开张型、圆黄叶锈毛开张型、小绿叶锈毛疏冠型、圆绿叶密锈毛密冠型等6个类型,其中圆绿叶密锈毛密冠型在广玉兰群体中所占比列最大,是广玉兰引种栽培中最常见的一个类型。  相似文献   
10.
分析生长季不同时期全红杨叶色与叶片色素组成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花色素苷是影响全红杨叶色变化的最主要色素。花色素苷质量分数与叶色a*值、C*值和色光值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呈显著正相关,利用a*值、C*值和色光值建立的回归方程得到的花色素苷质量分数预测值和实际测定值在0.01水平上无显著差异,用色差仪对全红杨叶片花色素苷质量分数进行预测是可行的;全红杨叶片在生长季以红色色调为主,同时在内部因素与外界因素共同影响下,不同时期叶片中色素比例的变化使叶色亦有所不同;a*值可作为叶色的代表性参数来反映不同时期全红杨叶片色彩的变化,5月14日到6月11日叶色a*值大于5.00,此时,全红杨叶片中花色素苷质量分数比例高于40.0%,叶片呈色泽浓亮的深紫红色,观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