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为解决玉溪烟后本地苦荞品种退化、产量低、适应性差等问题,2020年在玉溪引种9个苦荞品种进行烟后种植试验及评价,旨在筛选出适宜玉溪烟后种植的适应性强、丰产性和稳定性好的苦荞品种。结果表明,供试苦荞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构成因子与产量呈正相关,主茎节数对产量有显著影响。各性状与产量相关性由大到小排序为主茎节数、单株粒数、主茎一级分枝、单株粒重、株高、千粒重。云荞1号产量最高,达2 740.14 kg/hm2,较对照增产16.10%,其次是云荞2号,达2 720.14 kg/hm2,较对照增产15.25%;黔苦6号产量排第3,达2 610.13 kg/hm2,较对照增产10.59%。丰产性和稳定性评价表明,云荞1号和黔苦6号在烟后种植的产量水平高且稳定性和适应性好,昭苦2号和格务在玉溪烟后种植具有较好适应性、丰产性和稳定性,在玉溪烟后种植推广具有较好前景。  相似文献   
2.
本文作者立足红塔区切花月季产业发展实际,从基质槽建设、栽培技术、灌溉系统安装、种苗定植、生产管理、病虫害防控、采收加工等方面阐述切花月季基质槽无土栽培技术,为促进切花月季产业实现优质、高产、高效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