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雨4YW-2型玉米联合收获机是山东高密机械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该机与50、70、80、天拖720等型号拖拉机配套,采用前悬挂右偏置摘穗台,液压调节割台高度。配有大容积集穗箱和先进的锤爪式秸秆  相似文献   
2.
大小窑湾浮筏养殖水化学环境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1995年8 ̄9月对大小窑湾浮筏养殖水域的水环境监测数据为资料,分析得出该两个封闭海湾具有适合于浮筏养殖贝类生长的温度、PH、盐度、透明度等自然条件,有较高的溶解氧和丰富的营养盐,有较高密度的浮游植物和微小型浮游动物作为饵料基础,是理想的海水养殖区。但由于海湾地理环境特点和养殖密度大等因素的影响,湾内筏区内外排各项水化学要素含量有明显差异。在8 ̄9月高温期间,氨氮含量构成可溶性无机氮的主要部  相似文献   
3.
用亲贝促熟法提早进行虾夷扇贝育苗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虾夷扇贝亲贝人工促熟的结果,使产卵盛期提前了20天;稚贝出池时间提前了17~25天;育出壳高600微米左右的稚贝平均104.25万个/m~3,最高达178.29万/m~3;由于提早下海,稚贝充分利用适温期生长,在高温期到来之前可进行两次分散,提高了育成率;稚贝下海至3cm左右的育成率可达42.24%;每立方米水体提供3cm左右的苗种达31.09万个,为增养殖生产提供了早苗和大苗。  相似文献   
4.
通过全生长季沙棘育苗和造林技术的研究,采用设施造林技术,形成沙棘育苗、营林技术体系,同时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对以前的全生长育苗造林相关技术进行研究借鉴、汇总,并应用于实践中,形成干旱区全生长季沙棘育苗和造林理论.  相似文献   
5.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是胡颓子科沙棘属植物,是一种生态幅度广、适应能力强的灌木或小乔木。它是修复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优良树种,沙棘独特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决定了沙棘在干旱、半干旱和高寒地区的广泛分布。沙棘是喜光植物,既抗严寒又耐高温、耐干旱,耐盐碱,适应于多种贫瘠土壤。沙棘是非豆科具有根瘤菌的植物,它的固氮作用比豆科植物还强,据测定,每667m^2沙棘的根瘤菌每年从土壤空气中可以固定氮元素12kg,相当于25kg尿素,可增加土壤肥力,起到培肥地力的作用。我们在克拉玛依市干旱荒漠区进行沙棘引种及栽培技术的研究试验,基本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日本1989年的鲍产量为3571吨,远少于1985年的4580吨(见图1)。虽然近年来全国的栽培渔业中心、渔业协同组合等都在进行放流增殖和资源保护,但由于放流海域环境恶化引起岩礁贫瘠化、海流的变化和动物食害等原因,鲍的产量无疑会逐年减少。  相似文献   
7.
8.
在研究红萍固氮时,曾发现培养液里含有氮素,因此推测红萍可能排氮。P~etersC将此作为理论性问题提出来,他用卡洲满江红(Azolla caroliniana)离体藻研究时发现,该藻可把它固定氮的50%以铵的形式释放出来,而正常的萍、藻共生体却未发现排氮。Brill曾提及野生型墨西哥满江红(Azolla mexicana)可将其固氮量的20%左右以铵态排出,但尚未见详细实验报道。 为了进一步弄清这问题,我们采用~(15)N示踪技术,初步探讨了红萍排氮过程及水稻对它的利用情况。  相似文献   
9.
<正> 从国际马铃薯中心(CIP)创建那天起,就制定了一项与其它机构协作研究的策略,其宗旨就在于利用每个机构的相对优势去从事改良马铃薯的研究。这类共同研究协定已经使得本中心事半功倍地达到了目的。在过去的几年中,有几项类似的共同研究协议已经被国际马铃薯中心沿用到新的研究领域中,例如:植物组织培养和遗传工程。国际马铃薯中心已经从事了多年植物生物技术的工作,事实上有许多这类工作在其它的机构中被认为是生物技术的研究,而在本中心的组织培养实验室中只是日常工  相似文献   
10.
大连市甘井子区北部沿海浮筏养殖水环境的初步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1995年8~9月“太平洋牡蛎病害防治技术”的水环境调查资料为基础,初步分析了甘井子区北部沿海,在夏季高温期水体中理化要素(T、S、DO、COD、透明度),营养盐(NH3-N,NO2-N,NO3-N,PO4-P),及浮游生物量(叶绿量a)的含量和分布特征,介绍了各要素含量基本处于海水海水正常浓度水平,属于一类海水水质,海区营养水平为中等营养水平,是适宜的浮筏养殖区,但养殖规模应用有所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