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7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研究烟草赤星病发病规律及防治技术.[方法]比较不同品种、不同施肥量、不同移栽期、不同药剂对赤星病的抗病、发病关系以及防治效果.[结果]中烟103抗性最强,中烟100、K326次之,云烟87、CF205最差.N、P、K比例以1.0∶1.2∶3.0或1.0∶1.5∶3.0为宜,氮肥用量一般施纯氮67.5~90.0 kg/hm2为宜.5月5~20日移栽是最适宜的种植时期.防治赤星病效果最好为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防效为53.44%.[结论]为烟草赤星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恩施山地是中国中间香型特色优质烟叶生产的适宜地区之一。探讨中间香型烟叶不同栽培因子的最佳组合模式对恩施山地烟农增产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比较分析了5种栽培模式下烟叶生长发育和干物质积累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5种栽培模式的根、茎秆和烟叶的干物质积累呈现“慢-快-慢”的模式。根、茎和叶器官干物质积累速率高峰期在移栽后60~75天左右, 干物质积累均符合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干物质积累速率的大小为:叶片>茎>根。通径分析表明,最大叶面积对烟叶干物质积累的直接正作用最大,直接通径系数为2.152,茎杆干重对烟叶干物质积累起最大的负作用,其直接通径系数为-1.248。烤烟上等烟叶率与淀粉、还原糖与烟碱的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1.22、-0.369和0.145。还原糖通过淀粉和烟碱对烤烟上等烟叶率起的正作用为0.692。因此,通过改进栽培措施,增加茎秆和叶生长,降低根冠比,可以促进叶片干物质的积累。通过增加还原糖的含量,降低淀粉和烟碱的含量,可以提高烟叶的上中等烟率。烤烟经济性状和化学成分聚类分析表明,N4是适宜湖北恩施山地中间香型特色优质烟叶生产的最佳栽培模式,它在当地烤烟生长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烟草土壤微生物与土壤酶活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湖北省恩施咸丰县烟田采集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不同生长时期的土壤样品,采用稀释平板涂布法进行细菌、放线菌、氨化细菌、硝化细菌、真菌的分离并对土壤蔗糖酶、脲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进行酶活性的测定.试验结果表明,①土壤中氨化细菌数量最多,真菌数量最少.各种类群微生物在烟草整个生育期间变化波动较大,不同类群微生物消长趋势不同,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烟草生长旺盛期微生物数量最多.②在烟草生长前期,土壤脲酶活性较高;磷酸酶活性在前、中期均处于比较高的水平;在后期,随着土壤熟化程度的提高,蔗糖酶活性增强较明显;过氧化氢酶活性在各个时期的变化较平稳.  相似文献   
4.
环神农架地区烤烟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给环神农架地区烤烟生产中的施肥提供理论参考,在环神农架地区2003-2008年烤烟施肥问题的相关试验资料及调查结果搜集整理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地区烤烟施肥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试验与调查结果提出:环神农架地区烤烟氮肥用量应控制在82.5~97.5kg/hm2,氮、磷、钾比例以1:1.2:3为宜,应重视有机肥和微肥的合理施用.  相似文献   
5.
不同生态环境与烤烟质量特征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确定不同生态类型与烤烟质量特征的对应关系,在不同生态环境设置了4个不同移栽期的田间试验,考察不同海拔、不同移栽期对云烟87烟叶质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低(890 m)、高(1 180 m)海拔分别以5月5日、5月20日移栽期的农艺性状、抗病性、产量、产值、内外观质量等综合性状最优,其产量、产值分别达164.99 kg/667m2、1 604.29元/667m2和163.10 kg/667m2、1 606.02元/667m2.  相似文献   
6.
7个引进烤烟品种在环神农架地区的生态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7个引进烤烟品种在湖北环神农架地区的生态适应性,筛选适宜在当地种植的优质烤烟品种,为当地烤烟生产的合理布局及优良烤烟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于2006—2008年以云烟87、CF205、云烟202、中烟100、中烟103、K326(CK)和红花大金元7个烤烟品种为材料在湖北的竹山、房县、保康和兴山县4个试点进行了田间比较试验和生产示范,并对其农艺性状、抗病性、烟叶质量和经济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品种在试验区域均能正常生长发育,其中,云烟87的农艺性状、原烟外观质量和评吸质量与K326相当,但抗病性较K326好,综合性状较K326优,是较理想的优良品种;红花大金元抗普通花叶病,化学成分协调性较好,但其他各项技术参数较差;CF205前期生长缓慢,生育期偏长;云烟202经济性状、评吸质量偏差;中烟100和中烟103的大田农艺性状表现较好。结论:7个烤烟品种中,云烟87和K326可作为优质烤烟品种在环神农架烟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移栽期和氮肥对烤烟产量、产值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采用大田15N同位素示踪试验,在湖北襄樊2个不同海拔的植烟生态区,研究了3个不同烟苗移栽期及施用氮肥对烤烟产量、产值和氮素吸收、利用及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海拔和高海拔植烟生态区施用氮肥烤烟产量分别增加29%和19.2%,产值分别增加24.8%和25.7%。与5月5日移栽相比,推迟移栽期(5月15或25日)对低海拔地区烤烟产量产值影响不明显,但显著提高高海拔地区烤烟产量产值10%~30%。对烤烟总氮累积量的分析表明,推迟移栽期,低海拔地区植株吸氮量增加25%~45%,而高海拔地区植物吸氮量下降6%~20%。低海拔和高海拔试验点烤烟的地上部氮肥利用率分别约为30%和21%。推迟移栽期显著提高生育前期氮肥利用率,但在中后期无明显影响。与总氮积累趋势相反,推迟移栽期,烤烟各部位肥料氮占总氮的比例,低海拔地区下降10%~40%,而高海拔地区增加15%~50%。在高海拔地区,5月中下旬移栽烟苗有利于肥料氮素的吸收利用和增产增收作用。  相似文献   
8.
烤烟烟碱合成及其氮素来源与移栽期和氮肥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田间试验与15N同位素示踪微区试验,在湖北襄樊植烟生态区老湾村(N 31°27,′E 111°14′,海拔1130 m)研究了3个不同移栽期和施用氮肥对烤烟烟碱含量和烟碱氮素来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5月5日移栽相比,推迟移栽期至5月15日2~5日,烟碱含量、烟碱氮占总氮比例以及烟碱肥料氮比例分别平均增加10%8~5%、5%1~10%和21%5~6%;与不施氮相比,施用氮肥提高烟碱含量12%5~9%,提高烟碱氮占总氮比例5%~127%。烤烟烟碱氮占总氮的比例随生育进程逐渐增加,而各部位烟叶烟碱肥料氮比例随生育进程和叶位上升逐渐下降。土壤氮是烟碱氮的主要来源,对烟叶烟碱含量有决定性影响。结果说明在当地条件下,控施氮肥和适当提前移栽期更有利于降低烟叶(尤其是中、上部叶)中的烟碱含量。  相似文献   
9.
曹仕明  刘进  谢德颖  谢国生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3):16087-16089,16106
[目的]研究5种栽培模式下烟叶中碳氮有机物变化与初烤烟叶品质关系。[方法]利用聚类和通径分析方法。[结果]留叶数对产值、产量影响最大,在前中期可通过总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及淀粉对产值、产量有间接影响。可溶性糖含量的提高与烟碱含量的降低有利于品质的提高。移栽期对初烤烟叶中氯离子含量直接影响较大,但通过碳氮有机物对氯离子的间接影响相对较弱。钾离子含量受施氮量影响较大,但移栽期可通过间接作用对钾离子产生负影响。N2、N3和N4栽培模式下,烟株生长旺盛且株型较好,初烤烟叶综合品质性状相似;N2栽培模式下的经济性状和感官质量最优,但其钾氯比偏低,糖碱比偏高,移栽期及留叶数较为合适,施氮量偏低。[结论]通过调整前中期氮肥比例,可提获得最佳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白肋烟品种、栽培及调制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降低白肋烟烟碱含量,提高香吃味,增加可用性,对引进的2个多叶型白肋烟品种KBM20和KBM33进行了适应性种植试验.结果表明,2个多叶型白肋烟品种以KBM33综合性状最优,适宜在海拔800~1200 m区域种植,单产比CK(鄂烟1号)高1900;烟碱含量比CK低1.93...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