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鄂伦春旗位于大兴安岭林区,地处中高纬度,具有明显的寒温带湿润型大陆性季风气候。全旗可耕地面积为77万亩,林地面积为4389万卣,分别占总土地面积的13.6%和86.4%。干旱是鄂伦春旗常见的气象灾害,本文以47年资料为样本,对鄂伦春旗干旱进行统计分析,从中找出规律,对制定生产计划和防汛措施,趋利避害,特别是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调整产业结构、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1 资料和方法 本文选取鄂伦春旗1961-2007年逐月日照百分率资料,形成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全年等气候序列(季节划分:春季3-5月,夏季6-8月,秋季9-10月,冬季11月至次年2月);引入气候趋势系数、气候倾向率和信噪比[2],利用累积距平曲线分析方法、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其进行气候趋势和突变分析,来研究鄂伦春旗日照百分率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选取阿里河地区1971~2006年气温资料,对阿里河地区气温变化及其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阿里河地区36年年平均气温变化率为0.47℃/10年。从气温变化特征可以看出:年平均最低气温的变化幅度最大;冬季气温升高趋势最大,夏季增幅较弱;2000年以后气温增幅明显。  相似文献   
4.
引言鄂伦春旗位于大兴安岭林区,地处中高纬度,具有明显的寒温带湿润型大陆性季风气候。全旗可耕地面积为77万亩,林地面积为4389万亩.分别占总土地面积的13.6%和86.4%。干旱是鄂伦春旗常见的气象灾害,本文以47年资料为样本,对鄂伦春旗干旱进行统计分析,从中找出规律。对制定生产计划和防汛措施.趋利避害,特别是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调整产业结构、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1 干旱指标旱灾按季节不同有春旱(3~5月),夏旱(6~8月),秋旱(9~10月)和  相似文献   
5.
以内蒙古鄂伦春旗区的小麦种植为例,从光照、水分以及热量等条件对小麦的生长条件进行分析,并从全区内干旱气候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节水小麦栽培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地面气象测报工作中DYYZⅡ型自动气象站系统软件日常维护方法,包括对自动气象站的参数设置、软件重装、日常监控、对比定时观测数据等方面内容,以为自动气象站系统软件的操作与维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人工影响天气是通过一定的科技手段对局部大气中的物理过程施加人为影响,使之朝着人们的希望发展,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其科学基础已被大量的室内实验、数值试验研究和外场试验所证实.过去几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内外大量人工影响天气科研和外场试验成果的积累,人工影响天气的技术目前已趋于业务化,其作业方法已发展成多种多样.  相似文献   
8.
呼伦贝尔市2010年气候对牧业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牧区6个台站1961~2010年降水、气温、日照时数、大风日数等气象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对呼伦贝尔市2010年主要气象要素与50年系统观测的气象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牲畜生理特征及牧草生长特点,分析2010年呼伦贝尔市气候异常特征,研究气象条件与牧业的关系。结果表明,2010年呼伦贝尔市冬春异常低温,夏季干旱是制约该市2010年牧业产值的主要气象因素;并提出要加强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草原水利工程,提高防灾减灾能力,适应气候变化,提高产品质量,最终达到现代畜牧业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9.
内蒙鄂伦春大豆生产与生态气象条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内蒙鄂伦春自治旗历年气象资料,结合大豆在生产过程中,特别是在其生长发育阶段对各种生态气象条件的具体要求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从温度条件、水分条件以及光照条件分析了大豆生长必需的气候条件,进而从危害大豆生长的气象灾害因子出发,分析了霜冻以及干旱对其产量的影响,阐述了气象条件对大豆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自从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OSSMO投入业务使用以来,给测报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对业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目前,经过开发人员的多次升级,OSSMO软件已比较稳定,现在有时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绝大部分是电脑故障或使用者操作不当引起的,为了提高测报业务质量,保证测报工作的正常运行,就需要在工作中能够识别和处理一些常见的故障,为业务工作的正常运行作好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