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研究郏县红牛产后子宫内细菌的分部情况,为牛子宫内膜炎的预防、治疗提供依据。通过对产后不同时间的21份子宫内容物进行分离、纯化、鉴定,结果共分离出细菌14种(43株),其中以蜡样芽孢杆菌、大肠埃希菌、产吲哚金黄杆菌、浅黄金色单胞菌、奥斯陆莫拉菌、葡萄球菌等为主。从革兰氏染色结果来看,革兰氏阳性菌有23株(占53.5%)、革兰氏阴性菌有20株(占46.5%)。结果与奶牛子宫内膜炎患病牛所分离的细菌菌株及革兰氏染色特性相一致。  相似文献   
2.
应用促卵泡素(FSH)连续4 d递减法肌肉注射郏县红牛进行超数排卵处理,重点探讨药物剂量、药物产地、季节以及重复超排等因素对郏县红牛超排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加拿大FSH在300 mg剂量时的头均获胚总数和头均可用胚数(8.86和5.98枚)显著高于280 mg剂量组(6.32和3.05枚)和320 mg剂量组(6.56和4.12枚)(P0.05);用宁波产FSH在320 I U剂量条件下的头均获胚总数和头均可用胚数(8.12和5.46枚)显著高于280 I U组(5.55和2.76枚)和300 I U剂量组(6.32和3.77枚)(P0.05)。综合3个剂量的处理结果,进口FSH和国产FSH对郏县红牛的超排处理效果无显著差异,头均黄体数分别为13.89个和13.41个,头均获胚总数分别为6.94和6.74枚,头均可用胚数为4.42和3.95枚;在夏秋季(5-10月)超数排卵郏县红牛23头次,冬春季(11-次年4月)超数排卵郏县红牛21头次,发现超排季节对头均黄体数无显著影响(P0.05),但冬春季头均获胚总数(7.23枚)和头均可用胚数(6.51枚)显著高于夏秋季(4.57和2.90枚)(P0.05);对郏县红牛供体牛间隔70 d重复超排处理后发现,1次、2次和3次重复超排头均黄体数分别为14.30、13.12和12.23个,头均获胚总数分别为7.31、6.52和6.45枚,头均可用胚数分别为4.56、4.15和3.96枚,重复超排对上述3个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3.
旨在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体外生长及增殖的影响。体外培养并鉴定兔BMSCs,用不同浓度的bFGF(5、10、20、40、80和100μg.L-1)作用于兔BMSCs,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的生长及增殖情况。结果,经免疫细胞化学法和分化反推法鉴定所分离培养的细胞为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TT法结果显示,bFGF浓度为80μg.L-1时细胞的增殖能力最强(P<0.01),在培养第3天即出现显著的促增殖作用(P<0.01);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bFGF组BMSCs的增殖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说明bFGF有促进体外培养兔BMSCs增殖的作用,浓度为80μg.L-1时促增殖能力最强,可以作为体外扩增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最佳培养条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