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科学   2篇
  3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母猪智能化饲喂系统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母猪精确饲喂系统是由电脑软件系统作为控制中心,有1台或者多台饲喂器作为控制终端,有众多的读取感应传感器为电脑提供数据,同时根据母猪饲喂的科学运算公式,由电脑软件系统对数据进行运算处理,处理后指令饲喂器的机电部分来进行工作,来达到对母猪的数据管理及精确饲喂管理,这套系统又称之为母猪智能化饲喂系统,包括:母猪自动化饲喂系统、母猪智能化分离系统,母猪智能化发情鉴定系统。  相似文献   
2.
生态公益林是我国林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公益林的保护与管理中,林业工作站的作用显著。在实际的生态公益林的管理中,林业工作站的具体工作是实时监测生态公益林的生长情况以及病虫害发生情况,通过对公益林进行管理及病虫害预防,为生态公益林的生长提供良好环境。本文概述了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的基本内容,并分析了林业工作站在生态公益林保护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探讨了进一步深化林业工作站建设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大中型规模的猪场,为了提高妊娠母猪的产仔质量和性能,一般都会实施限量饲喂,以免母猪过于肥胖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采用限位栏饲喂,能够做到按猪只数量给料,同时与之相配套的设备结构也比较简单,占用面积较少(每头母猪的固定栏位长2.2m、宽0.7m),投资少,管理方便,操作简单,对饲喂管理人...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母猪饲喂装置的精确下料,通过对螺旋输送器在母猪饲喂装置中的应用进行探讨,论述了螺旋输送器主要参数的设计过程,采用ANSYS Workbench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螺旋轴的静力学特性进行分析,得出其满载工况下的应力和变形云图,为该饲喂装置下料机构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化牛舍中,卧床对奶牛的健康和生产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优质的卧床环境可以增加奶牛的趴卧时间,从而增加营养效率和产奶量;反之,则会减少奶牛的趴卧时间,严重影响奶牛休息和产奶量,提高跛行、趾蹄病及乳房炎等疾病发病率。因此,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奶牛卧床不易散热、安装、拆卸等问题,研制一种高效实用的新型奶牛卧床,实现通风散热和安装拆卸方便的功能,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巨大的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6.
哺乳母猪自动饲喂机电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及试验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随着中国规模化、集约化种猪场数字化智能饲喂需求的快速增加,为解决哺乳母猪少吃多餐且随哺乳日龄变化采食量动态增加的饲喂控制需求,该研究以哺乳母猪为试验对象,将机电系统、无线网络技术、Android技术、SQL Lite网络数据库、电子数据交换与哺乳母猪的营养供给模型集成起来,设计了一种哺乳母猪自动饲喂控制智能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组成一个哺乳母猪智能系统的主要部件包括供料线、缓冲料仓、料位控制筒、料位调控杆、下料控制线管、螺旋输送机、中央控制箱、下料触发器、料槽及下料管道等,而且通过在系统的微处理器内存预设的采食量模型与雨刷电机精确旋转的电子控制技术相结合,实现了对预设饲喂量的准确投料;还通过储料仓的料位控制机构及设置的人工观察孔,可控制缓冲料仓的合理贮料量,尤其对泌乳早期(0~10 d)母猪的存贮料量最佳为大约10 d单头母猪的理论采食量,以保持日粮的新鲜度及减少结拱;预设的采食量的动态投料控制量基本符合哺乳母猪实际采食变化规律,且实际采食量的变化轨迹收敛于对数曲线。基于智能自动饲喂系统中采食量模型计算出不同泌乳日期的预测采食量,按4次/d的饲喂频率及变化的投料比例(30%,25%,25%及20%)进行定时与定量投喂,与人工饲喂对比,能显著促进哺乳仔猪采食量的增加(P0.05),以及极显著提高哺乳仔猪的平均体质量日增加量(P0.01)。此外,考虑安装、清理料槽及母猪采食的方便性,建议母猪饲喂器的触发器安装高度大约为10 cm。总之,该文设计的哺乳母猪电子自动饲喂系统无需传感器及电子标识技术的应用,适合在中国中、小型的种猪繁育场的哺乳舍推广应用,且系统设备及相应的软件系统的部署方便。进一步指出,母猪自动饲喂器除需要验证哺乳母猪的采食特性及哺乳的仔猪的断奶性能外,在未来还需要观察母猪的返情率甚至断奶商品猪的成活率等指标,从整个母猪的利用年限评价智能饲喂设备的优劣。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妊娠母猪按个体定量饲喂及剩料难以控制等问题,以妊娠母猪为试验对象,设计了一种妊娠母猪自动饲喂机电控制系统。采用低频(134.2 KHz)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标识及无线局域网技术,实现对母猪个体的自动识别与数据交换;利用全机械式通道,实现单头母猪进入与离开的自动连锁设计;通过嵌入式芯片(ARM LPC1766)的模块饲喂器控制,配合下料直流无刷电机的单圈旋转以及与接近传感器触发的协同工作,实现对预设饲喂量的准确投料及剩料的前移控制设计。试验结果表明,预设的日饲喂量可以2次饲喂完成,不论饲喂的内、外环境应激如何,出现剩料比例仅为2.1%;不同妊娠期(前期、中期及后期)的母猪,可以实施有差异的精确饲喂。该文为妊娠母猪自动饲喂系统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哺乳母猪精准饲喂下料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为满足哺乳母猪获得最大采食量并达到精准饲喂控制等需求,以哺乳母猪为试验对象,设计了一种新型哺乳母猪精准下料控制系统。研究通过控制电动杆的推杆速率、输入电压及电源功率的协同工作,以获得稳定的下料量;采用预设的个性化的采食量模型与变容积的精确控制技术,实现对预设饲喂量的准确投喂。系统设计了下料控制系统,主要由定量仓体、电动推杆、堵料上球及堵料下球等部件及嵌入式控制系统组成。试验结果表明,1)当电源功率为150 W时,推杆启动时电压变化略小,对单机下料的精准性影响较小,且当电动推杆速率为60 mm/s,输入电压为11.5 V,下料效果最好(P0.001),变异系数(CV=3.526%)最小;2)预设的采食量曲线接近哺乳母猪的采食规律,且采食量曲线收敛于对数曲线;3)智能饲喂系统采用4次/d的饲喂频率及与采食曲线的协同工作,与人工饲喂对比,能进一步促进采食量,且采用变化的饲喂时间间隔(06:00,10:00,15:00及22:00),并在不同时间点的饲喂采食量比例分别为30%、20%、20%、30%时,总的采食量最大。综上,该文设计低成本的哺乳母猪精准下料控制系统,采用基于电动推杆的控制机构与嵌入式系统的协同工作,设备控制简单,下料稳定,计量准确,与进口设备及以螺旋输送原理为基础的过往系统比较,成本具有明显优势,适合在中国大、中、小型的种猪场的哺乳车间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