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了探究不同砧木对黄果柑果实有机酸含量、酸代谢相关酶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为黄果柑砧木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以枳壳、红橘、香橙为砧木,黄果柑实生苗为对照进行研究。黄果柑果实以积累柠檬酸为主,香橙砧能够最有效地降低果实有机酸含量,成熟期比实生苗低24.35%;嫁接能够一定程度的降低CS活性,而对PEPC、MDH活性的影响较小;花后250~330 d,ACO和NADP-IDH活性均表现出香橙砧枳壳砧红橘砧CK的趋势;除实生苗外,黄果柑NADP-IDH表达水平与总酸含量间呈显著性负相关,而CS、MDH、ACO与总酸含量均未表现出显著相关性。香橙是黄果柑理想的砧木品种,砧木间果实有机酸差异是ACO和NADP-IDH活性共同作用的结果,且NADPIDH基因的表达可能是影响不同砧木黄果柑果实中有机酸含量的关键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2.
以石棉县8年生黄果柑为材料,通过关键物候期(萌芽期、夏梢旺长期、果实迅速膨大期、转色期)施肥和常规施肥(谢花期、夏梢旺长期)两种模式施入15N\|尿素和普通尿素,测定夏梢旺长期、果实迅速膨大期以及转色期果实和叶片中的Ndff值以及成熟期树体不同器官的Ndff值、15N分配率以及15N利用率的差异情况。结果表明:在果实迅速膨大期、转色期以及成熟期3个关键时期,关键物候期施肥模式下柑橘果实的Ndff值显著大于常规模式下果实的Ndff值,两种模式下叶片的Ndff值在果实转色期均显著低于其他三个物候期,分别为2.04(关键物候期施肥)和2.01(常规施肥);成熟期两种施肥模式均表现为果实中15N分配率最高,其中关键物候期施肥模式果实的15N分配率为50.2%,显著高于常规施肥模式的45.7%,关键物候期施肥模式下柑橘树体的15N利用率为35.7%,显著高于常规施肥的27.8%,表明关键物候期施肥能够使柑橘树体更充分地吸收、利用氮素。  相似文献   
3.
为了从光合生理方面了解砧木对黄果柑的影响,以枳壳、红橘和香橙为砧木,黄果柑实生苗为对照,在果实成熟期测定其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Gs)等日变化参数和光合响应曲线,以及核酮糖1,5 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含量、Rubisco活化酶(RCA)含量以及 Rubisco基因 (rbcS和rbcL)及其活化酶基因 (rc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砧木嫁接的黄果柑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均呈双峰型,存在光合午休,3种嫁接树的净光合速率均大于实生苗;其蒸腾速率的日变化均呈单峰型,水分利用效率的日变化均为双峰型。此外,香橙嫁接的黄果柑叶片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Rubisco含量和RCA含量及较强的rbc和rca基因表达。综合比较分析,香橙砧适宜作为黄果柑的砧木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黄果柑果实粒化与细胞壁物质、多胺和果实品质的关系,以黄果柑果实为材料,研究果实粒化对果皮细胞膜透性、细胞壁物质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黄果柑果实的成熟,粒化指数逐渐增大;果实粒化增大了果皮细胞膜透性和细胞壁物质含量,降低了( Spm+Spd)/Put的比值,降低了果实TSS、Vc、糖含量和可食率,对可滴定酸含量影响较小,增加了果皮厚度。研究认为:果实粒化导致果实木质化,增强了细胞壁物质的相关代谢,降低了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