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9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5篇
  3篇
综合类   55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38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桃果实絮败机理及减缓措施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邵兴锋  屠康  曹燕  李一青 《果树学报》2005,22(2):149-153
桃果实在8℃以下的低温环境中贮藏2周以上极易受冷害,后熟过程中表现出果肉质地发绵、汁液减少等 絮败现象。絮败的产生主要是果胶甲酯酶(PE)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性变化不平衡导致果胶质正常降解受 阻,形成凝胶所致。综述了近年来对于桃和油桃絮败机理方面的研究成果,从絮败发生的机理、絮败程度检测以及在 低温贮藏中如何减缓絮败发生的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论述。认为影响桃果实絮败的主要因素是贮藏温度、品种、成熟 度等。絮败的评价主要用出汁率等方法,在贮藏中可以采用气调、中途加温、外源乙烯处理、延期贮藏等措施减缓絮 败发生。提出了需要近一步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生长健壮的花生根瘤在CLS培养基上诱导出愈伤组织,形成愈伤组织的频率达到26.5-46.6%。瘤愈伤组织能多次继代,生长良好,在分化培养基D-57和D-59上已分化形成了根,其生根频率分别为56%和78%。显微观察表明,愈伤组织分化的具有正常根的解剖结构。  相似文献   
3.
NoteExpres文献管理软件是科研工作者在学习和科研中的重要工具,利用该软件的文献信息导入和导出功能,采集数据库中的目标文献信息并导出到Excel表中,可以显著提高论文成果的统计效率.本研究以CNKI学术期刊库、三大检索系统SCIE、CPCI(原ISTP)、EI为统计源,介绍NoteExpress在高校论文成果统计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4.
5.
根据室内饲养300头5龄油松毛虫(Dendrolimustabulaetarmis)取食带药针叶后排粪量的变化,来说明其受药后取食量的增减。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第4天排粪量已开始减少,至第6天排粪量与对照相比平均每头少22mg,至第9天幼虫死亡率已达56.7%,未死亡的幼虫排粪量平均每头比对照少85mg。至14~15d对照幼虫排粪量急剧增加,受药幼虫除个别外几乎不取食,由此说明这种缓效型药剂虽不能使害虫立即死亡,但取食量已明显下降,对寄主已不形成威胁  相似文献   
6.
水稻生产不仅对于保障粮食安全意义重大,同时稻田作为一类特殊的人工湿地,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至关重要。上海稻田耕作制度从20世纪80年代的三熟制转变为两熟制,到2010年代又从两熟制逐渐调整为一熟制。近年来,逐步形成了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耕作制度,部分地区成功探索了稻田种养结合的绿色生产模式,并逐步实现了品牌化生产。然而,上海水稻绿色生产也面临诸多挑战,包括粮食稳产压力、资源与环境约束以及高度依赖财政补贴、自身盈利能力不足等。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今后稻田耕作制度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在确保耕地面积、稻田比例不下降与稳定单产潜力的基础上,稳定全市粮食产量;创新和集成绿色栽培技术,提升稻田湿地生态功能;深化稻米品牌建设,以品牌化实现生态产品价值,提升水稻绿色种植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在室内用 1 5 %Nomolt胶悬剂分别对油松毛虫的 5龄末幼虫和 6龄 1~ 2日龄幼虫进行处理 ,发现 5龄末幼虫比 6龄 1~ 2日龄幼虫对Nomolt敏感。 5龄末幼虫经药剂处理后约有 5 2 4%的个体在 2~ 9d (大部分在 2~ 5d内 )中毒死亡 ,47 6 %的个体于施药后的 2~ 3d蜕皮进入下个龄级 ,这两部分幼虫受药后平均存活7 9虫日 /头 ;而药剂处理 6龄 1~ 2日龄幼虫则有 95 3%的个体存活 7d以上 ,平均存活 1 3 5虫日 /头 ,并有少数“超龄期”幼虫发生 ,但受药幼虫最终均 1 0 0 %的死亡 ;对照幼虫平均存活 2 8 6虫日 /头。  相似文献   
8.
在以往的银杏常规播种育苗中,一般经过夏季的高温及伏早损伤之后,幸存苗也就很难在秋季恢复生长,受损伤的弱态苗也格外容易受到病虫的侵害,造成成苗率低或者是达不上合格壮苗的要求。针对这一状况,可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9.
火烧迹地落叶松八齿小蠹种群扩散蔓延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7年大兴安岭发生特大森林火灾,为落叶松八齿小蠹猖獗发生提供了优良的环境条件.经过1988、1989两年的研究,发现落叶松八齿小蠹种群扩散已从重度火烧林转向中、轻度火烧林,每年扩散危害的距离在10m左右;提出扩散蔓延的数学模型为Y=0.67+1.66X,落叶松八齿小蠹扩散蔓延程度与虫源基地中其种群密度和被扩散林分的生理状况有关.其相关数学模型为Y=2.70X+0.25X_2-1.76,落叶松八齿小蠹种群在火烧迹地上扩散属于聚集型扩散.  相似文献   
10.
1988年在大兴安岭火烧迹地上,调查了云杉小黑天牛(Monochamus sutor L)幼虫的空间分布。采用扩散系数(C),Iwao的m—m回归分析如Taylor幂的法则等7种方法,测定云杉小黑天牛幼虫的空间分布型呈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扩散蔓延规律为聚集型扩散。其聚集程度随火烧程度、有虫株率及虫口密度大于5~7个侵入孔/1000 cm~2时种群趋于随机或均匀分布。聚集原因分析表明,平均1000 cm~2树干面积上2.13头幼虫是该虫种群聚集机制发生变化的临界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