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河南新县野生油茶群体表型变异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河南新县野生油茶群体的变异特征,以新县7个典型野生油茶生长区的群体为研究对象,测定了油茶叶、花、果相关的15个性状,采用变异系数、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方差分析等方法,分析油茶表型性状的多样性及群体间和群体内的变异特征。结果表明,新县野生油茶叶、花、果形态在群体内及群体间的表型多样性均较为丰富,7个群体间叶、花、果形态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7个群体内15个性状中,鲜籽质量变异程度最高(49.79%),其次是鲜籽数、单果质量和果皮厚,变异程度最低的是叶长(10.67%);聚类分析在欧式平均距离在阈值15处,将新县野生油茶群体分为了两大类,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各群体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我国油茶栽培北缘地区河南新县油茶林土壤理化特性,为油茶林地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环刀法、比重计法、吸管法、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ASI)等测定了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结果]新县油茶林土壤容重在1.02~1.75 g/cm3,土壤含水率、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初渗率、稳渗率、平均入渗率变化幅度大,土壤颗粒含量比例为6.0∶2.5∶1.5,土壤质地为砂质壤土。油茶林地有效N、有效P、有效Mg含量表现缺乏,有效Fe、有效Mn含量表现丰富,且有效P、有效Mg变异系数分别为172.61%、126.12%,表现为强变异。相关性表明,油茶林地土壤理化性质之间存在显著、极显著的正负相关性。[结论]新县油茶林应有针对性地进行林地管理,及时补充N、P、Mg肥,控制或减少Fe、Mn肥的施加,同时P、Mg肥的施加应注重空间位置性,合理利用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