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2.
<正>近年来,由于养蚕布局的调整,建湖县由过去的一年养四季蚕调整到一年二季、三季蚕,因而延长了春、秋蚕期的间隔时间,相应的也延长了桑叶的生长期,因而造成了秋叶易老化、蚕茧产质量低的矛盾。针对这种情况,县蚕桑站人员专门到蚕区、桑田向蚕农作调查了解,并结合蚕农的实践,总结出一些经验,即把好“四关”:夏伐关、治虫关、施肥关、水系关。  相似文献   
3.
进行一季直播稻播量试验,结果表明:一季稻直播以播量18.75kg/hm2产量性状表现最好,有效穗与播量呈正相关,穗平均总粒数、穗平均实粒数、结实率与播量呈负相关,播量对千粒重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我县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人工栽培猕猴桃,目前栽培面积已发展到667hmz,成为苏北地区最大的猕猴桃生产基地。自2001年发现猕猴桃溃疡病以来,此病已成为本县猕猴桃生产中的常发病害。据本县测报站调查,2001年全县平均病园率25%,平均病株率6.65%,病指2.76;2002年平均病园率43%,平均病株率19.2%,病指8.3;2003年平均病园率38.6%,平均病株率11.3%,病指3.52。  相似文献   
5.
正刘涔村是建湖县重点蚕桑专业村,现有桑园约87 hm2,目前年饲养蚕种近4000张,近年来,我县刘涔村家蚕血液型脓病的发生渐呈抬头趋势,特别是每年秋季,发生较重,少数蚕农损失达20%~30%。如不引起采取措施,将有可能蔓延危害,影响蚕桑生产的发展和蚕农的经济效益,对此,我们开展了调查。1发病原因1.1野外害虫交叉感染近年来,由于全球性气候变暖,我县桑园及野外害虫存活量上升,一度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去年秋季,桑园害虫主要有桑螟、桑尺蠖、野蚕、桑毛虫、灯蛾、桑象虫、桑天牛等,由于这些害虫在桑园内活动,  相似文献   
6.
随种植业结构调整,粳稻面积扩大,三化螟已逐渐成为影响水稻高产稳产的重要害虫,因此,防治三化螟也成为水稻生产上的重要措施。据三化螟发生特点及我县多年防治实践分析.适当的农业措施可有效控制水稻三化螟发生。  相似文献   
7.
提高湖桑嫁接苗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江苏建湖县蚕桑生产稳步发展,成为江苏省重点蚕桑县之一,多数蚕农自发栽桑养蚕。为降低栽桑成本,引导蚕农自行进行嫁接育湖桑苗,笔者在冈西镇左幼村金舍组蚕农赵荣华3.6亩的桑园进行嫁接试验,通过试验、对比,总结出提高嫁接体成活率的几点措施,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8.
建湖县蚕桑生产历史悠久,但受相关因素的影响,目前蚕桑生产的形势非常严峻。为促进建湖县蚕桑生产,通过走访调研,对蚕桑生产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强化优质基地建设、搞好"多元化"生产、大力推广标准化蚕桑技术、加强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等的发展思路,以期促进建湖县蚕业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