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6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朱亚刚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4):16825-16827
[目的]探讨烤烟钾含量的时间变异性,以期将地统计方法应用于烟草品质化学成分时间分布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999和2007年在河南66个采样点采集的C3F烤烟为研究对象,采用地统计学和GIS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河南烤烟钾含量的时空变异。[结果]1999和2007年河南烤烟钾含量的平均值为1.30%和1.48%,2个时期的烤烟钾含量的变异系数相近,均为中等程度变异;1999和2007年烤烟钾含量的块金值与基台值之比分别为4.7%和23.5%,空间相关性均体现为强相关,拟合的半方差函数模型均为球状模型,它们的空间相关距离分别为284和234 m,呈递减的趋势。2个时期烤烟钾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类似,均呈西高东低的趋势。[结论]河南烤烟钾含量的空间分布主要受结构性因素影响,并且人类活动因素对其的影响程度在加大。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了解上部烟叶烘烤特性,探究叶片与主脉失水的动态协调关系,采用高温高湿变黄的方法,研究了上部叶烘烤过程中叶片与主脉含水率变化对烟叶烘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变黄期处理与对照均易变黄,定色期处理定色效果较好,干筋期对照主脉较难干燥,处理烤后上等烟比例明显高于对照。变黄期通过高温高湿的方法使叶片凋萎与主脉发软同步,能够有效提高烤后烟质量,从而提高上部叶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确定片烟在厦门的最佳醇化期和使用期。[方法]观察云南和贵州黔南复烤片烟B2F、C3F和X2F在厦门自然醇化过程中香气和口感特性的变化,研究其最佳醇化周期。[结果]香气和口感特性均经历了优化—最佳—恶化3个阶段。香气特性在醇化的第8~16个月普遍达到最佳状态,综合状态在第16个月普遍达到最佳。云南下部烟的最佳醇化期为14个月,其余均为16个月;上部烟的最佳使用期均为醇化的第10~22个月,下部烟均为第6~18个月,云南、贵州中部烟分别为第10~22个月和第6~18个月;贵州下部烟的最大醇化期限不宜超过24个月,可能是受样品单一性的影响,其余均不宜超过36个月。最佳醇化期较之前的研究最长可缩短20个月,最佳使用期前移2~16个月。[结论]该研究为沿海和南方卷烟厂的生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生态因子与烤烟部分化学成分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生态因子与烤烟部分化学成分及高级脂肪酸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烟碱含量随纬度的升高而降低,淀粉在中等适宜的水分和种植期气温较高的条件下降解的比较充分,蛋白质含量随着海拔升高而升高,随着年日照时数升高而降低,水溶性总糖与生态因子基本呈正相关关系;总高级脂肪酸和非饱和脂肪酸与生态因子的关系一致,均在黄淮烟区最低,而饱和脂肪酸在西南烟区累积最高。  相似文献   
5.
朱亚刚  张永安  范建立  郑湖南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0):9595-9596,9695
通过对近年来福建烟叶生产技术跟踪和质量分析,从物理特性、化学成分、香气物质和感官评吸等方面对福建烟叶质量现状进行了阐述,同时根据分析结果从烟叶生产的角度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在阿根廷驻外实践,在对阿根廷烟区各类农场和相关供应商调研和资料收集的基础上,对阿根廷烤烟种植的主要技术环节以及阿根廷的烟草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体系进行概述,并对我国与阿根廷烤烟生产技术的差异进行分析,归纳出两国间存在的主要差距和技术障碍,对国内烟叶生产工作提出一些建议,明确我国烟叶生产的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7.
以四川省主产烟区的烟叶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及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烟叶颜色与主要化学成分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总糖含量对颜色分值的直接影响最大,其次为钾和还原糖含量,这3个因子对烤烟颜色分值的影响均是正向的;总氮、烟碱和氯含量对烤烟颜色分值均有较大的负向的间接影响。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烟叶总糖和钾含量是影响颜色分值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