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7 毫秒
1
1.
浙江省连作晚稻产量差异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2007年,在浙江省省衢州市衢江区、余姚市等6个市县乡选取225个取样点调查当地连作晚稻主栽品种的产量。按不同产量水平选取代表样点,调查和测定不同产量水平的产量结构;分析和明确导致产量差异的主要产量构成因子差异,为生产上提高水稻单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确定技术改进对余姚机插早稻的增产作用并分析其增产原因,对现行机插技术与原机插技术进行了系统性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现行技术使秧苗素质和其他各项经济性状得到显著提升,每667m2产量达449.8kg,比原技术增产15.57%,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3.
为降低早春低温对抛秧早稻秧苗的伤害程度,提高秧苗素质和早稻产量,同时为实现水稻早播早栽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研究了基质育秧对抛秧早稻秧苗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育秧秧苗素质和经济性状均优于泥浆常规育秧,基质育秧的产量为498.5kg/667m2,比泥浆常规育秧增收16.6kg/667m2,增幅3.4%。  相似文献   
4.
为寻找适合机插的水稻大穗型品种(组合),笔者示范种植了"甬优13号"、"甬优8号",通过不同栽培方式试验、不同机插规格试验、大区品比试验,得出"甬优13号"、"甬优8号"两个优质单晚组合增产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5.
试验结果表明,在连晚中采用434孔抛秧盘,运用“减量增盘”技术.亩抛120盘能明显提高秧苗素质,增粒增重增产.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6.
不同播种量对连作晚稻机插秧秧苗素质、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各不相同。试验结果表明.本地区连作晚稻机插最适播种量为125g,相应产量在所有处理中最高,达488.01kg。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561孔、434孔、301孔抛秧盘在早稻和连作晚稻上应用效果的比较发现,随着孔数和每盘用种量的减少,秧苗素质得到改善,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和结实率逐步增加;单产也相应提高,早稻单产分别为448.7 kg/667 m2、512.8 kg/667 m2、522.5 kg/667 m2,连作晚稻单产分别为497.1 kg/667 m2、557.0 kg/667 m2、562.4kg/667 m2。  相似文献   
8.
早稻宽窄行机插技术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早稻试验结果表明,以一宽一窄行间距为特点的宽窄行机插方式与传统的等行距机插相比,可达增穗、增粒、增产目的,增产幅度为10.1%。  相似文献   
9.
试验结果表明,早稻采用434孔抛秧盘,运用减少每盘播种量,增加抛秧盘数的减量增盘技术,秧苗素质提高,增粒、增重、增产明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