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综合类   1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补饲不同配方酶制剂对犊牛断奶后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健康无病、6- 7月龄间断奶的公牛犊 30头 ,随机分成 3组 ,即对照组 CK、试验组 TE1和 TE2 ,每组 1 0头。对照 CK组饲喂基础日粮 ;试验 TE1和 TE2 组分别补饲0 .1 %由纤维素酶、果胶酶、蛋白酶与淀粉酶组成的酶制剂 E1和由木聚糖酶、果胶酶、蛋白酶与淀粉酶组成的酶制剂 E2 ;试验 60 d,测定加酶对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 CK组相比 ,TE1组日增重提高 7.51 % (P<0 .0 5) ,混合精料、粗料与增重比各下降 7.0 0 % (P<0 .0 5)、1 .2 3% (P<0 .0 5) ;TE2 组增重提高 4.2 0 % (P<0 .0 5) ,混合精料、粗料与增重比各下降 3.86% (P<0 .0 5)和 0 .31 % (P>0 .0 5) ;试验组犊牛断奶后对粗饲料的适应性有所增强 ;两组酶配方中 ,以纤维素酶为主的 E1效果优于 E2  相似文献   
2.
生长肥育阶段猪所消耗的饲料占全期耗料的70%~75%,如果在该阶段采用有关饲料配方、营养需要、饲料原料和饲料加工的最新研究成果,必将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益。在强调胴体总重的同时,生产者提供的产品还必须满足消费者要求,即提供高品质、低脂肪、高瘦肉率的胴体。...  相似文献   
3.
色氨酸在仔猪的玉米-豆粕型或玉米-鱼粉型饲粮中是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仔猪饲粮中添加色氨酸能够促进采食量的增加,提高仔猪的生长性能。试验选取32头28日龄断奶体重约为(8.63±0.79)kg法系长白阉公猪,2×2因子设计,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期为21天。采取限饲和自由采食饲喂方式,研究两个不同色氨酸浓度的饲粮(0.12%,0.26%)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在试验的第一周,饲喂方式之间的日增重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色氨酸水平之间的日增重没有显著差异,饲喂方式和饲粮色氨酸水平之间没有互作效应。第二周,饲喂方式和饲粮色氨酸水平都对仔猪日增重有显著影响(P<0.05),料重比在自由采食情况下极显著高于限饲情况(P<0.01),饲喂方式和饲粮色氨酸水平没有互作关系。限饲组和自由采食组饲喂0.26%色氨酸饲粮的仔猪日增重高于0.12%组(P<0.05和P<0.01),料重比明显低于饲喂0.12%色氨酸饲粮组(P<0.05和P<0.01)。第三周的结果和第二周相似。整个试验期饲喂方式和饲粮色氨酸水平对仔猪日增重和料重比都有极显著或显著影响,但两者没有互作效应。限饲组和自由采食组中,饲喂0.26%色氨酸饲粮组的仔猪日增重极显著高于饲喂0.12%色氨酸饲粮组仔猪(P<0.01),同时不同饲喂方式之间日增重差异极显著(P<0.01);饲喂0.26%色氨酸饲粮的仔猪料重比极显著低于饲喂0.12%色氨酸饲粮的仔猪(P<0.01)。限饲条件下色氨酸水平由0.12%升高到0.26%,仔猪血清尿素氮水平由15.37mg/mL下降到12.13mg/mL,差异显著(P<0.05);同样在自由采食条件下血清尿素氮明显下降(P<0.05),由原来的16mg/mL降到11.38mg/mL。结论,在其他营养素进食相同条件下,增加饲粮色氨酸量能够提高仔猪日增重和饲料报酬,降低血清尿素氮,说明色氨酸本身对仔猪的生长和代谢有一定的作用;在自由采食情况下,增加饲粮色氨酸量还可提高仔猪采食量,结合其本身促生长作用,能显著提高仔猪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4.
色氨酸对猪摄食和生长的调控作用及其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回顾1998牟第10版NRC猪营养需要发表以来,猪色氨酸需要量方面的研究进展,并结合本实验室在色氨酸方面的研究工作,讨论了色氨酸对仔猪生长轴IGF-1因子和胃肠调节肽Ghrelin分泌的调控,揭示了色氨酸在仔猪摄食和生长中可能的调控途径及其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高油玉米中氨基酸的利用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生长肥育猪最佳生长模式的营养需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四季鹅产蛋前后腺垂体远侧部细胞的超微结构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处于产蛋、停产和产前等不同时期的四季鹅腺垂体远侧部分泌促激素的6类细胞,即促生长激素细胞(α细胞)、催乳激素细胞(η细胞)、促卵泡形成激素细胞(β细胞)、促黄体生成激素细胞(γ细胞)、促甲状腺激素细胞(δ细胞)及嫌色细胞等的超微结构作了比较观察。结果表明,产蛋期嗜碱性β、γ和δ细胞呈旺盛的细胞结构象,细胞器结构发达,腺体功能活跃;停产期特征是η细胞稍增多,细胞器少,腺体功能处于相对静止;产前期仅α细胞功能活跃,嫌色细胞数量较多,此时腺体功能低下。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β-胡萝卜素对母猪繁殖性能及哺乳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采用非配对单因子随机分组设计,将18头繁殖性能基本一致的长大母猪分为2个处理,对照组C(11头)和试验组T(7头);对照组C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T在基础日粮中额外添加不同剂量的10%含量的β-胡萝卜素。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10%含量的β-胡萝卜素的试验组T每头母猪产活仔数较对照组C增加3.24头,显著提高38.9%(P〈0.05);与对照组C相比,试验组T每头母猪的仔猪断奶窝重显著提高36.6%(P〈0.01);平均出生窝重、平均断奶头数、仔猪平均断奶个体重分别提高为18.2%(P〉0.05)、25.8%(P〈0.05)、2.3%(P〉0.05);试验试验组T每头母猪平均窝产弱仔数、死胎数较对照组C分别减少0.06头、0.04头。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胞内氯离子通道5基因(Chloride intracellular channel 5,CLIC5)广泛参与调节细胞内的各项生理活动与生化反应,并探讨该基因自身的表达调控机制,以小鼠基因组序列为模板,利用PCR技术扩增小鼠CLIC5基因5′上游调控序列,将其插入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载体(pGL3-Basic)中,同时采用5′侧翼区缺失的方法构建了7个缺失不同DNA片段的荧光素酶表达载体。重组质粒与海肾荧光素酶载体(phRL-TK)共同瞬时转染HEK-293细胞,经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分析后,确定CLIC5基因的核心启动子区。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其中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及启动子区甲基化状况。结果表明,CLIC5基因启动子缺乏TATA盒,但含有典型的GC盒及其他潜在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分析表明,CLIC5基因-329~+1、-624~+1、-917~+1和-2 230~+1区域的启动子活性较高,其中-624~+1区域的启动子活性最强。进一步分析表明,启动子区-624~-329存在负性调控元件,预测存在转录因子结合位点RXR heterodimer binding sites与GC-Box factorsSp1/GC,-420~-283范围内存在CpG岛位点。  相似文献   
10.
饲料酸化剂的发展现状及新型产品的开发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1 酸制剂在猪禽日粮中应用效果的评价常用的酸制剂主要是有机酸,无机酸中只有磷酸在促进仔猪生长性能方面有较多的正面报道,盐酸、硫酸的负面报道相当多。目前使用的有机酸有柠檬酸、延胡索酸、乳酸、丙酸、丁酸、甲酸等及其盐类。各种酸具有不同的理化和生物学特性,例如延胡索酸对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等有很强的灭活性,对乳酸菌无抑制作用;甲酸、丙酸对沙门氏菌、真菌、梭状芽孢杆菌、芽孢杆菌属及革兰氏阳性菌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乳酸对某些病毒、革兰氏阴性菌都有一定的杀灭作用;山梨酸能有效地抑制酵母及霉菌的生长,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