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优质油菜的选育是国家重点攻关研究项目之一。“六五”期间各研究单位已先后选育出一批“双低”油菜品种(系)。我国新选育的双低油菜品种的遗传基因一般来自欧  相似文献   
2.
<正> 一、来源合油一号系1971年用沪农早与意大利饲料油菜进行有性杂交,从组合7110中经多代连续选择和定向培育而成.原系号7818.二、产量表现及适应范围1980-1982年参加全省区域试验、在原阳、延津、荥阳、郑州、襄城、遂平、许昌、开封、睢县等27个点次的试验中增产点26个,占96.3%,一处  相似文献   
3.
近十年来,我省油菜迅速发展,1971年全省收获面积仅36万亩,1980年收获面积达382.5万亩,十年猛增9.6倍,已成为我国冬油菜的主产区之一。但由于甘兰型油菜受到冻害的严重影响,造成越冬死苗,近几年来,由于冻害等原因而废弃者占播种面积的25—30%左右。显然,研究油菜冻害发生原因,找出防治办法,促其安全越冬,稳收高产,是当前油菜科研和生产上的一个重要课题。现将近几年来的试验和面上调查资料就冻害与气候条件、品种特性、播种期、播种方式、苗势苗龄以及施肥种类等方面的关系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4.
<正> 我省近几年来油菜生产迅速发展,但多引用南方品种,虽然早熟,而抗寒、抗病性差,一遇灾年,产量锐减.特别是不能向予北等寒冷多风地区推进,若引用欧洲强冬性品种,则因生育期长,使前后作矛盾突出.因而选育适于我省中北部两熟制种植、抗寒、抗病、中熟,产量高的甘兰型新品种,是发展油菜生产中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油菜不同苗势与产量的相关性,1977~1978年在百亩油菜田中,进行了小面积高产试验,品种为7110—3—1,71A30。面积分别为1.25亩和1.05亩。由于花期空气干旱,未能实现予计产量,7110—3—1亩产405斤,71A30亩产376斤。在高产试验区内设观察区,苗令53天,10月20日移栽,移栽时菜苗分6片、8片、10片、11片绿叶,各记载10株。现结合在陕西省农科院的观察资料,整理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