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23篇
综合类   84篇
农作物   4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介绍了Ⅱ优559父母本的主要特征,其高产制种技术是合理安排播差期,确保花期安全相遇;培育壮秧,合理密植;加强肚水管理。培育高产群体;采取辅助措施,提高异交结实率;注重病虫杂防治,确保种子质量。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盐稻10号的选育经过,并介绍了盐稻10号品种的特征特性和产量表现,从播种、密植、施肥、防治病虫等方面,总结了盐稻10号的栽培要点,以期为新品种盐稻10号的选育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盐稻12号系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新育成的迟熟中粳稻新品种。在2009至2012年江苏省迟熟中粳稻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盐稻12号表现高产稳产、产量潜力大,国标二级优质米、略有香味、适口性好,熟期适中、适应性广,抗病性强,综合性状优良等特点。2013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适宜江苏省苏中及宁镇扬丘陵地区推广应用。在江苏沿海滩涂含盐量0.3%的盐碱地示范种植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4.
Ⅱ优559系江苏省沿海地区农科所用不育系Ⅱ-32A与恢复系盐恢559配组育成的,集高产、多抗、优质为一体的三系杂交籼稻新组合, 2001年底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  相似文献   
5.
三系杂交籼稻Ⅱ优 5 5 9株型集散适中 ,穗大粒多 ,结实率 85 %以上 ,抗病性较强 ;米质较优 ,全生育期15 0d左右 ,较汕优 6 3迟熟 5~ 7d。栽培上应在稳定穗数的基础上攻大穗和提高结实率。制种上父本盐恢 5 5 9分2期于 4月底至 5月初播种。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 优 5 5 9父母本的主要特征 ,其高产制种技术是合理安排播差期 ,确保花期安全相遇 ;培育壮秧 ,合理密植 ;加强肥水管理 ,培育高产群体 ;采取辅助措施 ,提高异交结实率 ;注重病虫杂防治 ,确保种子质量  相似文献   
7.
根据盐优269的主要特征特性和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对盐优269产量构成因素及丰产稳产性分析,结果表明,盐优269丰产性、稳产性好,适应性强,产量构成因素中以穗粒数与产量关系最为密切,对产量作用最大;其次是有效穗数、千粒重与结实率对产量的的作用差不多,揭示了其高产途径和主攻目标是"主攻大穗,争取有效穗,提高千粒重和结实率",使粒、穗、重协调发展,夺取高产.  相似文献   
8.
1选育经过天丰优269(原名盐优269)系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用广东省农科院育成的天丰A,与我所自育恢复系盐恢269配组,于2002年育成的高产优质多抗三系杂交籼型水稻新组合。其自育恢复系盐恢269,于1995年夏,用盐恢559做母本,盐恢469(本所中间材料)做父本,配置杂交姐合,获杂交种26粒,同年冬带至海南三亚种植F1,混收种子。1996年夏,在本所种植F2,群体分离类型较多,表现穗大粒多,结实率高,后期熟相好,选留优良单株10个;同年冬带至海南三亚种植F3株系,选优良单株6个。1997年夏,在本所种植F4株系,选优良单株8个;同年冬在海南三亚种植株系圃,选优良…  相似文献   
9.
1特征特性 1.1高产稳产,潜力大 2001、2002两年,丰优559参加江苏省优质杂交籼稻区域试验平均单产9526.5kg/hm2,比对照籼优63增产5.9%(极显著),居第1位.2002年在继续参加省优质杂籼区试的同时破格参加江苏省优质杂交籼稻生产试验,平均单产8979kg/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6.58%.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籼型光温敏两用核不育系盐582S及其新组合盐两优888的选育过程、产量表现、特征特性,盐582S及其新组合盐两优888先后通过了江苏省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