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
为了探究超声提取球兰叶片总黄酮的工艺条件,促进福建球兰的开发利用。以球兰叶片为主要原材料,通过超声辅助提取,设计单因素试验探究提取时间、料液比及提取温度对球兰叶片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响应面优化试验。结果表明:球兰叶片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40 min、料液比1∶35、提取温度40℃,此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球兰叶片总黄酮的提取率为125.28 mg·g-1,与模型方程理论预测值126.18 mg·g-1较接近。  相似文献   
2.
[目的]实现高效生产细菌纤维素(Bacterial cellulose,BC).[方法]以解淀粉芽孢杆菌ZF-7(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ZF-7)为菌源,通过单因素试验和中心组合试验原理设计响应面法(CCRD)对其发酵生产BC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利用单因素试验确定了最适碳源与氮源分别为D-葡萄糖和酵母膏,并确定了D-葡萄糖、酵母膏及无水乙醇添加量对BC产量(干重)的影响.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的最佳发酵条件为:葡萄糖56.1 g/L、酵母提取物9.9 g/L、乙醇17.2 ml/L.在此条件下,测得BC产量7.88 g/L,比初始产量提高了35.4%.[结论]研究可为解淀粉芽孢杆菌工业化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获得具备抑菌活性的新型细菌纤维素基复合材料,采用超声震荡使发酵获得的细菌纤维素(Bacterial Cellulose, BC)与ε-聚赖氨酸(ε-Polylysine, ε-PL)充分接触吸附后,制备出了PLBC复合膜。考察了PLBC复合膜的吸水率和脱水率、微观结构、力学特性,采用红外光谱及XRD分析了PLBC复合膜的性能表征,通过抑菌圈法与吸光度法考察了PLBC复合膜对E.coli及S.aureus的抑菌作用,初步探讨了PLBC复合膜对E.coli与S.aureus的抑菌机制。结果表明:ε-PL的结晶会影响PLBC复合膜的微观结构,在制备PLBC复合膜时ε-PL的浓度选择0.5%较为适宜。红外光谱及XRD分析的结果证明成功地制备出了PLBC复合膜。PLBC复合膜的力学特性较BC膜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同时因为ε-PL的引入使PLBC复合膜具备了良好的抑菌活性,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医用敷料或抗菌食品包装材料。  相似文献   
4.
γ-氨基丁酸(GABA)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的非蛋白质天然氨基酸,具有重要的生理活性,在医疗、食品加工等领域应用广泛。论述了微生物发酵法生产GABA及乳酸菌的诱变选育和发酵条件优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探索组培菊芋叶中总黄酮超声辅助提取最佳工艺条件,并对其抑菌活性进行评价。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应用响应面法优化其超声提取条件;并考察其总黄酮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响应面优化组培菊芋叶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液料比1∶40,提取时间20min,乙醇含量(体积分数)40%,提取温度64℃,测得总黄酮提取率为1.47mg·g~(-1)。组培菊芋叶总黄酮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良好,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效果不明显。结论:利用响应面法分析得到了组培菊芋叶总黄酮超声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提取的总黄酮对大肠杆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可为进一步研究开发组培菊芋奠定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建立一种能快速对羊泰勒虫(ovine and caprine theileria)和嗜吞噬细胞无浆体(A. phagocytoph-ilum)同时进行检测的双重PCR方法。根据GenBank已报道的羊泰勒虫MPSP基因和羊嗜吞噬细胞无浆体16S rRNA基因设计合成了2对特异性引物,通过条件优化,建立了双重PCR检测方法。双重PCR可特异扩增出羊泰勒虫和嗜吞噬细胞无浆体目的条带,片段大小分别为875bp和394bp。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对羊泰勒虫和嗜吞噬细胞无浆体的最低检出浓度为16fg/μL和1fg/μL。对采集的60份血液样本进行双重PCR检测,羊泰勒虫阳性率为46.67%(28/60),嗜吞噬细胞无浆体阳性率为13.33%(8/60),混合感染率为10%(6/60)。结果表明,双重PCR方法可用于羊泰勒虫和嗜吞噬细胞无浆体的快速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7.
以鲫鱼苗为研究对象,考察复合微生态制剂对鲫鱼苗生长的影响和对养殖水体的净化作用。将复合微生态制剂以不同添加量加入各实验水箱中,测定养殖过程中氨氮、亚硝酸盐、COD和硫化物的含量,并计算最终的存活率和平均增重。结果表明,复合微生态制剂最佳添加量为5~10mg/L,能有效降低养殖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COD和硫化物的含量。说明本复合微生态制剂有助于提高鲫鱼苗的生长性能,同时可对养殖水体起到较好的净化作用。  相似文献   
8.
1种微生物发酵饲料在断奶仔猪养殖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28日龄健康断奶仔猪15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30头,分别为对照组、抗生素组、分别添加0.5%、1.0%、2.0%微生物发酵饲料的3个试验组,考察其对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和腹泻情况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添加1.0%微生物发酵饲料试验组效果较好,与对照组相比,料肉比降低了12.89%,处理间差异显著;同时该处理有效提高了直肠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数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1.83%、15.24%;该处理对仔猪腹泻率和粪便中大肠杆菌的数量能起到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酿酒酵母发酵生产谷胱甘肽(Glutathione, GSH)的最佳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结合响应面设计方法对液体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酿酒酵母发酵生产GSH的最优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71 g·L-1、酵母膏4 g·L-1、NH4Cl 6 g·L-1、KH2PO4 2.0 g·L-1、MgSO4 0.5 g·L-1,pH 6.0,在此条件下,GSH理论产量达79.51 mg·L-1。经3批次平行试验验证,GSH实际产量均值为80.5 mg·L-1,与预测值相近,较优化前产量(65.03 mg·L-1)提高了约19.2%。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