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1.
本文为赤霉病麦及其毒素的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次毒性试验的综合报告。材料共同采自含病麦粒80%的赤霉病小麦,毒素分析为脱氧雪腐镰刀菌醇。取体重70克左右的 Wistar 系健康断乳大白鼠。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是动物消瘦、食欲不振和减重,试验组生长率比对照组低。病理组织学检查出现肝肾的颗粒变性和水泡变性。亚急性毒性试验中,谷一丙转氨酶、肝体比指标与肝的实质变性、坏死相符合。病理组织学变化是肝的坏死和间质增生,亚急性肾小球肾炎以及睾丸的变性、坏死和水肿。慢性毒性试验,赤霉病麦及其毒素的主要靶器官是睾九或子宫,其次是肾脏及肝脏,对胃肠道也有一定的影响。直接用赤霉病麦饲喂大白鼠似乎比用赤霉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醇)更为敏感。根据生理、生化及病理组织学检查,赤霉病麦的最大无作用剂量应该是0.5%。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出发,按成人每天摄入麦子的最大量及安全系数为12的标准来计算,赤霉病麦则应订为1%。  相似文献   
2.
麦类赤霉病广布于世界各地,我国东北产麦区早有报道,近年来以长江流域各省受害最为严重。其病原为镰刀菌属,主要有禾谷镰刀菌、串珠镰刀菌、燕麦镰刀菌和黄色镰刀菌等。这些病菌可产生各种毒素如F_2-毒素、T_2-毒素、HT_2-毒素及脱氧雪腐镰刀菌醇(deoxynivolenol)等,引起人畜中毒。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