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徽省1997年单季水稻褐飞虱大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安徽省1997年单季水稻褐飞虱大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刘家成(安徽省植保站合肥230031)肖满开(安庆市植保站)朱昌稳(芜湖县植保站)安徽省地处长江、淮河中下游,常年水稻种植面积220万hm2,其中单季稻120万hm2。稻作制度有以油菜、绿肥—稻—稻一...  相似文献   
2.
水稻稻曲病是芜湖县水稻上穗期重要病害之一,一般年份发生程度较轻,范围较小。2014年是发生面积最大,发生程度最重的一年。该文通过对2014年芜湖县稻曲病发生情况和重发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
据研究,平圩区稻瘟病为秋季重发型,明显区别于皖南、皖西山区早稻重发型;夏季经作茬晚稻是平圩区双晚发病的重点对象田;晚稻旱育秧苗叶瘟发生重。在分析品种、栽培措施(播栽期、施肥、育秧方式)和气候等流行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慎选良种、科学栽培、结合药剂预防和治疗的一整套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4.
不同剂量20%呋虫胺SG对水稻褐飞虱的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昌稳 《安徽农业科学》2014,(16):5012-5013,5141
[目的]验证20%呋虫胺SG防治水稻褐飞虱的效果.[方法]设7个处理,研究不同剂量20%呋虫胺SG对水稻褐飞虱的防效.[结果]20%呋虫胺SG对褐飞虱成虫和若虫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持效期达16 d以上并随着使用剂量的增加防效也增加.[结论]20%呋虫胺SG是水稻田防治褐飞虱较为安全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5.
芜湖稻区白背飞虱发生规律与测报技术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92~1993年对芜湖稻区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ath)发生规律进行探讨,明确了该地区白背飞虱在6月下旬后期至7月上旬为常年迁入主峰期;7月中、下旬为全年种群高峰期,单季稻为主要受害对象田。主害代四(2)代成虫的繁殖系数是决定发生量的主导因子;四(2)代繁殖系数与成虫迁入峰期10天内的温雨系数呈高度正相关(r=0.960**),成虫迁入量与7月上旬雨量相关极显著(r=0.794**)。单季杂交稻田较常规稻田繁殖系数高1.6~7.5倍。周期距法、繁殖系数法和组建的单因子、多因子回归预测模型,可较确地预测发生期和发生程度。  相似文献   
6.
用不同浓度的强氯精、浸种灵、施保克对杂交籼稻种子进行浸种消毒试验 ,研究其对种子发芽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强氯精质量浓度要低于 4g/L并漂洗 ;10 %浸种灵质量分数为 2 0× 10 - 6 可不漂洗 ;施保克浸种应慎用。并提出了催芽时间可较清水对照浸种适当推迟 1~ 2d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1976年以来稻飞虱的发生情况,明确芜湖稻区稻飞虱的发生规律和影响因素,用系统测报资料和有关气象材料做逐步回归统计分析,得到白背飞虱发生程度预测模型y1=185.43+13.27X15-1.55X16+0.55X30,历史符合率为93.8%;主害代褐飞虱的发生程度预测模型y2=246.97+79.59X4-2.94X6-1.31X7,历史符合率为88.2%。经1993~1995年预测检验,表明预测结果与发生实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
不同氮磷钾施肥配方对油菜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不同氮磷钾施肥用量对油菜产量和效益的影响,为油菜大田生产实施精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测土配方施肥"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设置14个不同氮磷钾施肥组合的油菜田间试验,运用数学模型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找出最佳施肥配方。[结果]用三元二次方程拟合,结果氮磷钾最佳施肥量为:纯N222.0 kg/hm2,P2O563.0 kg/hm2,K2O79.5 kg/hm2,总用肥量364.5 kg/hm2,最佳产量为2 320.5 kg/hm2。用一元二次方程拟合,结果氮磷钾最佳施肥量为:纯N240.1 kg/hm2,P2O557.0 kg/hm2,K2O81.0 kg/hm2。通过对产量和经济效益进行比较,结果施纯N180.0 kg/hm2,P2O560.0 kg/hm2,K2O90.0 kg/hm2(处理6)为最佳施肥配方组合。[结论]结合当地油菜生产实际,综合分析认为,最佳氮磷钾施肥推荐用量应分别定为:纯N180.0 kg/hm2,P2O567.5kg/hm2,K2O82.5 kg/hm2,总用肥量330.0 kg/hm2,三要素比大致为1.00∶0.38∶0.49,可能获得的产量为2 325.0 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9.
不同药剂防治水稻大螟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筛选有效的水稻大螟防治药剂,选择5种不同的杀虫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2%甲维·氟虫双酰胺水剂300 g/hm2对水稻大螟的杀虫效果最佳,保苗效果达91.62%,杀虫效果达95.45%;5%甲维盐水剂225 g/hm2、5%阿维菌素乳油1 050 mL/hm2和40%毒死蜱乳油1 500 mL/hm2,杀虫效果也较理想,保苗效果分别为87.85%、86.03%、85.05%,杀虫效果分别为90.91%、86.36%、86.36%;20%阿维·三唑磷乳油2 250 mL/hm2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保苗效果为74.73%,杀虫效果为81.82%。  相似文献   
10.
根据绿色食品葡萄产品标准要求,针对芜湖沿江地区地域特点和自然条件,综合阐述其高产栽培技术,尤其是在种植过程中,重点强调环境、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等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的掌控,制定绿色食品葡萄标准化生产规程,通过栽培技术的全程控制,使产出的葡萄符合绿色食品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