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云南省国营种子公司改革改制完成后,新的种业形成。但公司小而且多、乱、杂,不具备科研育种的条件,无稳定的种子生产基地和良好的加工机械设施、场地,更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因此,生产出的种子经管理部门抽检多家出现质量问题,不达国标标准。针对云南实际,笔者认为,首先从科研育种单位源头做起,且按国家"四级"生产标准程序进行科研育种。品种审定后,着力品牌打造,实践"科研+企业+管理+农户"的种子开发新模式,这样对做强科研、做大企业、提升管理、农民效益最大化才有保障。  相似文献   
2.
杂交玉米新品种红单6号(红Q-2)是红河州农业科学研究所针对云南的生产、气候、生态实际,经过10多年的艰苦努力,人工多代选优汰劣育成地方种质一环系966-1-2与外引进的热带、亚热带强抗性CML172自交系杂交育成。经省、州历年的试验示范,表现出较强的抗性(有效解决云南穗粒腐病、灰斑病等多种病害),品质好,中稳产,适应性广。2006年通过省品种审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滇审玉米200601号)。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测试中心检测:容重757g/L,粗蛋白11.68%,粗脂肪4.16%,粗淀粉68.00%,赖氨酸0.3%。该品种标准化大田制种适宜密植,每亩可达5800~6000株,最高制种田块亩产可达534kg,大面积制种平均单产都在300~400kg之间,配合标准化高产栽培技术,是一个开发前景较大的优良品种。本文介绍了该品种标准化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