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6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粱苗期病害主要是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AG—5引起的土壤传染病害,该病害的病原菌土下分布状况可以通过病株、病斑的分布型间接地测定。病株为随机分布,而病斑则属于核心分布,但也符合负二项分布.病株分布型反映土内病菌的随机存在,病斑分布型则主要反映了病菌在土内接种势能的不均一分布(聚集分布)。以上结果为在病害调查中确定取样方式与样本大小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应用幼苗分器官涂抹接种的方法,对玉米两个高感自交系进行了丝黑穗病菌侵染部位的精确测定。三年结果一致表明,侵染以胚芽为主,根为次要。在胚芽上,中胚轴的侵染高于胚芽鞘。在根系中,各种根均能侵染,其中以胚根的感染度稍高,但各种不定根和侧根的数量众多,因此在侵染上仍占相当比重。分生区为各器官的有效侵染点,中胚轴的分生区在紧邻胚芽鞘节下,胚芽鞘和中胚轴的相继反复感染,可以导致很高的发病率。出土前的幼龄植株为主要感染阶段,因而决定根系在总体侵染中不居主要地位。扩大对不同抗性的四个自交系和四个单交种作进一步的测定表明,主要侵染器官及其主次关系在不同品种上基本保持与上述高感自交系相同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华东地区油菜和十字花科蔬菜花叶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京及华东地区的油菜与十字花科蔬菜普遍发生花叶病。病原病毒經抗性(失毒温度、稀释終点、体外保毒期)測定和寄主反应測定,认为可以分作三大类型:分别为芸苔病毒2号,黄瓜病毒1号与烟病毒1号的株系。前两种病毒都能为害油菜、大白菜、白菜、芥菜、蘿卜等,但不为害甘蓝型的蔬菜,并都能引起菠菜和茼蒿的花叶,和在烟上引起局部枯斑。第一型在烟农特400号和心叶烟上不引起花叶,而第二型在烟和心叶烟上都能引起系統性花叶。第一型不为害心叶烟,而第三型可在心叶烟上引起小枯斑。第一型与凌立、楊演的油菜花叶病毒相近似,而和范怀忠、柯冲从十字花科蔬菜中所分离出的分离物1号最为相象。与裘維蕃、王祁楷在白菜上所发現的孤丁病毒的差别,在于不能侵害甘蓝类的蔬菜。第二型病毒与范怀忠、柯冲的分离物3号相近似,但与典型的黃瓜花叶病毒仍具有一定的差异。这些病毒在油菜上所引起的症状却沒有明显的差別。  相似文献   
4.
水稻白叶枯病及条斑病和李氏禾条斑病病原细菌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水稻白叶枯病在华东和华中各地普遍发生,而且都形成典型的症状。白叶枯病在广东的珠江三角洲也很严重,根据范怀忠和伍尚忠的研究,发现无论在自然感染的和人工接种的水稻上,都形成"条斑"型的症状,并且认为华南病害的发生与李氏禾有关[4]。  相似文献   
5.
《正确认识鲁梅克斯》一文在本刊2000年第9期争鸣园地发表后,读者反应不一。本期又将金 同志撰写的《也谈正确认识鲁梅克斯》发表出来,旨在通过讨论,形成共识。欢迎各抒己见。  相似文献   
6.
高坠伤是指人体由高处坠落碰撞到地面或其他物体所形成的损伤。高坠伤亡案件现场多见于意外、自杀和他杀等情况,其中,确定为他杀的多数是采取其他手段杀人后伪装成高坠现场;或他杀的过程利用高坠的现场条件,但直接使用单一高坠方式杀人者较少见。  相似文献   
7.
玉米乾腐病为我国对内对外检疫病害之一。本病能诱致苗期、成株和贮藏中的损失。病菌能侵害幼芽、幼苗地下部分和成株的根、茎、节、叶鞘、穗埂、苞叶、果穗和种粒等。据前人报告,我国云南和四川均有本病发生;但在东北区尚为首次发现。本文系报告其发现的情况和它的种属。病害的分布:此次只调查了辽宁省五个县市,即彰式县章古台、安东市五道沟子、凤城县郊区、本溪市草河口及潘阳市东陵等县区。在上述五处均发现有玉米乾腐病发生。1956年6月2日在章古台于玉米根槎中采得带有分生孢子器的标本。嗣后于6月21日至  相似文献   
8.
幼苗扒土晒根防治玉米丝黑穗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幼苗扒土晒根可以达到防病增产的目的。经过三年的小区重复试验,证实对供试的五个品种均有效果,但抗病性强的品种效果优于抗病性弱的品种。扒土的最适时期为一叶一心至二叶一心期;最适的深度为扒至芽鞘节下1~1.5厘米处;晒根最适的天数为10~15天。处理得当,防病效果可达50~70%,增产效果可达10%左右。苗期扒土晒根由于蹲前促后,也使成株期的株形形成下粗上矮细长的长相,适于密植,可由适当增株而达到再增产7%左右。此外,苗期扒土晒根还可汰除自交苗,减少此项减产所造成的5%左右的损失。上述各项效果总加起来,增产效果可达20%以上。本项措施的缺点是比较费工,每人一日只能完成1.5亩左右,但代替了一次铲地,节省了一次耥地,其工耗基本可以相抵。因此适当运用,仍不失为综合防治开创一个新环节。扒土晒报的防病机理初步证明以抗扩展为主,为光线对该病害的抗扩展作用提供理论研究的有价值的线索。  相似文献   
9.
轮作是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的根本性措施。近年来由于玉米种植面积扩大,及部分实行间种,难于轮作倒茬。因此,成株期拔除病株就成为消除越冬菌源补充轮作不足的有效措施之一。但是过去由于方法过繁,在生产上很难应用。为改进这一措施,在1976年小型观察的基础上,沈阳农学院和昌图县各有关单位协作,在生产现场试点,对原方法进行了总结提高,并在昌图县和吉林省抚松县较大面积上得到推广,初步取得成效。现将几年来的工作经验和体会作一初步小结,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0.
根据沈阳市郊在茄子、辣椒、甘蓝、洋葱、茼蒿、小白菜和芫荽等的猝倒病菌的分离结果,诱致苗床猝倒病的主要病原菌为丝核菌,其次为腐霉菌,最少为镰刀菌。但在个别蔬菜如洋葱病苗中,腐霉菌猝倒病首的数量也很多。通过室内茄子幼苗土壤施药防治的二次试验结果,有7种不同种类的药剂和它们15种不同组合的处理,发病率都低于对照区。证明这些药剂都有防病保苗的作用,但其中以五氯硝基苯为主的混用药剂防治效果最好。五氯硝基苯单用虽亦能收到相当好的效果,但无兼治其他病菌的能力。在丝核病数量降低时,其他病菌的数量则会有所增长,因此防治蔬菜苗床猝倒病,采取土壤药剂混用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