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2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了解个旧市卡房镇扯土白村委会垇子村水塘情况,提升水体自净能力和重构水体生态系统,对该水塘水体进行采集样品进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该水体的高锰酸钾、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等指标均明显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Ⅳ类标准限值,依据生态环境部《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指南(试行)》中关于黑臭水体的相关阈值,判定该水体为黑臭水体。分析该黑臭水塘污染现状及成因,提出控源截流、内外源污染治理、生态清淤、生态修复等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建议,通过削减和控制内外源污染的根本手段,最终达到消除黑臭、提升水体自净能力和重构水体生态系统的目的,为当地居民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和生产条件。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合适的植被参数用于评估植被的水土保持效益,我们在安塞县纸坊沟流域,构建了植被盖度相近但结构不同的试验小区,并测量了每个小区中优势种的比叶面积、叶组织密度、比根长、根组织密度等功能性状,并根据测得的性状数据,计算了群落功能丰富度指数(FR_(ic))、群落功能均匀度指数(FE_(ve))和群落功能离散度指数(FD_(iv))3种功能多样性指数。依据样方调查结果计算了不同小区的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3物种多样性指数。并通过野外模拟降雨试验,将雨强固定在120 mm/h,降雨历时30 min。对不同小区的产流时间、产流产沙总量及其与群落多样性指数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结束产流时间随着群落功能丰富度指数(FR_(ic))的增大而逐渐减小;(2)在3个群落功能多样性指数中,坡面产流总量只与群落功能丰富度指数(FR_(ic))有线性的响应关系;(3)通过与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比较,群落功能丰富度指数(FR_(ic))回归结果的R~20.5,其他指数结果的R2均在0.01左右,功能多样性指数比物种多样性指数响应敏感,能更好地反映群落水土保持效益。  相似文献   
3.
刺槐是黄土丘陵区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乔木树种之一,而地形阴影是影响刺槐林遥感提取精度的重要因素。为研究不同地形校正方法对刺槐林分布信息提取的影响,以黄土丘陵区安塞县的刺槐人工林为例, 使用Cosine、SCS、Minnaert、C、SCS+C 5种校正方法对该地区2015年7月份的Landsat8 OLI影像进行地形校正,并采用基于样本、面向对象提取的方法对人工刺槐林的分布信息进行提取。最后对地形校正前后的影像进行视觉比较和回归分析,并对提取结果进行精度评估,从而比较不同地形校正方法对刺槐人工林分布信息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1) 5种地形校正方法削弱了遥感影像上地形阴影的视觉效果, 其中Cosine、SCS校正存在过度校正的现象。2) 5种地形校正方法使得各波段辐射亮度值的均值和方差较之前发生变化,且SCS+C校正符合预期效果。3) Minnaert、SCS+C及C校正降低了太阳入射角的余弦值cosi与影像各波段的辐射亮度值间的回归直线斜率m的绝对值及相关系数r的绝对值, Cosine、SCS校正使两参数在部分波段上变大。4) 5种地形校正方法都不同程度地降低刺槐提取的漏分误差,但Cosine校正后用户精度降低了2.47%;Minnaert、SCS+C及C校正均提高了用户者精度和生产者精度,以C校正的精度最高, 生产者精度提高了16.66%,用户精度提高了2.82%。5) 5种地形校正方法均提高了Kappa系数值,以C校正最高,Kappa系数值为0.76。本研究说明刺槐林遥感提取有必要进行地形校正,且应结合研究区的情况选择地形校正方法,这为黄土丘陵区刺槐信息提取时合适地形校正方法的选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延河流域中阿尔泰狗娃花、茭蒿、铁杆蒿、白羊草、大针茅、长芒草6种常见草本植物为研究对象,测定植物的10种易于测量且能反映生存策略的功能性状,包括比叶面积(SLA)、叶组织密度(LTD)、比根长(SRL)、根组织密度(RTD)、叶氮含量(LNC)、叶磷含量(LPC)、叶氮磷比(LNP)、根氮含量(RNC)、根磷含量(RPC)、根氮磷比(RNP),结合植物遗传背景和环境数据,研究植物功能性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分析了植物功能性状变异的来源。结果表明:(1)不同气候条件下,除了叶组织密度LTD这一植物性状差异不显著外,其他功能性状均表现出显著差异;菊科的SLA,LNC,LPC,RNC,RNP显著高于禾本科,SRL显著低于禾本科。(2)植物物种和气候变化是性状变异主要来源,对研究的8个性状变异来源的影响程度进行排名,物种年均降雨量年均蒸发量年均温度坡度坡位海拔坡向。(3)不同物种根据自身不同遗传背景和环境耐受性,在环境变化时调节自身性状的表达,以产生相应的生存策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