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氟苯尼考研究进展及其在猪场使用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氟苯尼考作为一种动物专用抗菌药因其优良的药效学特征,近15年被国内畜禽养殖业广泛使用,特别是其对猪呼吸道疾病的防治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年来不合理的用药方式导致细菌对其耐药性显著增强,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氟苯尼考的使用效果。本文从氟苯尼考的药理学特征、药效学特征以及现有制剂种类进行归纳,提出了氟苯尼考在猪场使用的几个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紫山药的茎尖、茎段为材料,对茎尖、茎段诱导分化不定芽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茎尖、茎段不定芽的分化率随6-BA浓度的增加而提高,芽苗增殖率先由低到高,再降低;MS+6-BA 0.5~1.0 mg/L+NAA 0.1 mg/L培养基对不定芽有较高的分化率和增殖率;茎尖、茎段培养20 d为1个继代周期,茎段在第2次继代期、茎尖在第3次继代周期培养时,不定芽的增殖率最高;不定芽苗2.0~3.0 cm时从苗基部或分枝处剪下进行生根诱导,生根率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3.
龙牙百合茎尖脱毒快繁及种球培育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龙牙百合鳞茎在58℃下处理10~20 min,再在40℃下处理72 h;茎尖大小为0.2~0.4 mm时的诱导成活率达60%~66.7%。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 1.0 mg/L BA 0.1 mg/L NAA时,其增殖系数是3.36。培养基中4.5%~5.5%的食用糖和60 d的培养时间利于鳞茎数量和质量的增加。移栽后的小鳞茎培育8个月可达鲜重22 g/个以上的脱毒种球。  相似文献   
4.
基于SketchUp模拟亚美马褂木树冠及参数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构建动态3D树冠生长模型和数据分析应用,以1株亚美马褂木孤立木数码照片为材料,基于SketchUp软件模拟该单株树冠和不同分段树冠曲线旋转体3D树冠建模以及相关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建立了不同树冠曲线旋转体树冠模型,比较各模型参数,结果表明:9点分4段树冠曲线模型体积等适用性较好。该模型为树冠三维建模及参数应用初探,可作为构建整个树冠生长基础构建。  相似文献   
5.
植物雄性不育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系统综述了植物雄性不育的影响因素,包括遗传基因,花粉发育各个时期的基因突变均有可能导致雄性不育;物质代谢相关酶类,特别是活性氧清除酶,如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细胞色素氧化酶等;激素类包括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等;矿质元素、可溶性糖、蛋白质的含量;外界环境因素包括温度、光照条件等。对植物雄性不育影响因素的归纳总结,为雄性不育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筛选防治瓜类白粉病的高效药剂,明确吡唑萘菌胺及混剂对苦瓜、西葫芦、甜瓜、西瓜白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为瓜类白粉病的绿色防控提供科学用药方案。参考田间药效试验准则GB/T 17980.30—2000进行连续3年田间药效试验。11.2%吡唑萘菌胺EC 67.2 g(a.i.)/hm2(制剂600 mL/hm2)、29%吡唑萘菌胺·嘧菌酯SC 87~261 g(a.i.)/hm2(制剂300~900 m L/hm2)在白粉病初发时兑水675 L/hm2喷雾施药,根据不同作物及病害发展情况,连续施用2~4次,施药间隔期7~14天,防效可达80%以上,持效期可达10~14天,显著高于对照药剂30%醚菌酯·啶酰菌胺SC、10%苯醚甲环唑WG、25%三唑酮WP或12.5%腈菌唑EC的常规用量。11.2%吡唑萘菌胺EC和29%吡唑萘菌胺·嘧菌酯SC对苦瓜、西葫芦、甜瓜、西瓜白粉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安全高效,增产效果明显,值得进一步研发登记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观赏羽扇豆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观赏羽扇豆繁殖技术,供生产借鉴。[方法]以LupinusGallery、LupinusMinaretie、LupinusRussell Prize、Lupinus arboreusBlue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播种繁殖、扦插繁殖和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结果]结果表明,9月中下旬播种,发芽率最高可达97%,营养土配方以泥炭土∶珍珠岩∶河沙=2.0∶1.0∶0.5最佳。组织培养繁殖中,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以MS+0.5 mg/L6-BA+6 g/L琼脂+45 g/L白糖最佳;增殖培养基中,培养基以MS+0.5 mg/L6-BA+0.8 mg/LGA3+2 g/LAC+6 g/L琼脂+45 g/L白糖最佳,繁殖系数大6;生根培养基以1/2 MS+0.25 mg/LNAA+6 g/L琼脂+45 g/L白糖最佳。扦插繁殖难度大,成活率低。[结论]播种繁殖是传统的广泛采用的繁殖方式,组织培养繁殖可大大提高繁殖速度。  相似文献   
8.
胡春明  朱祺  李曜  刘平  张微 《安徽农业科学》2014,(19):6210-6211,6424
畜禽粪便在我国普遍作为肥料还田,但过量施用将带来面源污染.确定合理的施肥量,使得畜禽粪便在周边农田消纳的同时不带来环境风险.以北京市某种猪场为例,研究该猪场粪肥施入后农田磷平衡.综合肥料施入、秸秆还田、干/湿沉降、种子含磷等输入源以及作物收获、径流淋溶及土壤侵蚀等输出源,同时考虑农田合理磷盈余,计算得出该种猪场周边农田最佳磷施入量为46.45kg/(hm2·年).该猪场实现种养平衡所需农田面积为50.48 hm2.该研究可为养殖场的粪便消纳及选址提供一种较可行的判定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