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1.
2.
一、猪瘟病的防治 猪瘟病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疾病。临床特征为持续高烧,精神沉郁,大便或干或稀,眼睛有脓疵,耳、鼻、四肢、腹部皮肤有小出血点或出血斑。本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在我国农村极为普遍,造成的经济损失极大。 1.流行特点:本病毒不能使其它动物发病,而只传染于猪。病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猪的粪尿和屠宰后的  相似文献   
3.
二、猪丹毒病的防治。猪丹毒病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病程多为急性败血型和亚急性疹块型,转为慢性后,常发生关节炎和心内膜炎。 1.流行特点:本病多发生于气候较暖和的初夏和晚秋季节,华北和华中地区6~9月是流行季节,其它月份零星发生,华南地区全年都有发生,尤以9~12月份较多。 本病多发生于架子猪,也就是3~6月龄、体重在20~75公斤的猪易感本病。哺乳仔猪和老龄猪发病较  相似文献   
4.
三、猪肺疫病的防治。猪肺疫又称猪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猪传染病。 1.病原:在显微镜下观察,多杀性巴氏杆菌呈两端钝圆,中央微凸的短杆菌。染色时,两端着色深,中央着色浅,所以又叫两极杆菌。本菌长1~1.5微米,宽0.3~0.6微米,存在于病猪的全身各组织,体液、分泌物及排泄物里。慢性病猪存在于肺脏的病灶里。本菌对物理和化学因素的抵抗力较弱,在自然干燥的情况下,很快死亡;在浅层土壤中可存活7~8天;粪便中可存活14天。普通消毒药数分钟,即可杀死本菌。如:1%石炭酸、1%漂白粉、5%石灰乳、0.02%升汞液等,但克辽林对本菌的杀菌力很差,一般不宜使  相似文献   
5.
马属动物下颌骨枝骨折是大家畜屡见的外科病之一,役畜多因驾使车辆行驶下坡路滑倒或向前冲闯障物而造成骨折。当其骨折部位发生在齿槽间隙第一下臼齿前方处时,其治疗方法据有关文献资料报道,多采用不  相似文献   
6.
四、仔猪副伤寒病的防治。仔猪副伤寒病又称猪沙门氏杆菌病,是由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条件性传染病。本病易感于6月龄以下的仔猪,2~4月龄仔猪多发,所以称为仔猪副伤寒病。 1.流行特点:仔猪副伤寒菌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很多动物和健康猪的肠道及粪便中,都有本菌存在。当小猪母乳不足,营养不良,消瘦,饲料中缺乏维生素、矿物质或因管理不当,如饲料突变、猪舍潮湿、受凉、长途运送猪苗等不利因素时,猪体的抗病力减低,存在于体内的沙门氏杆菌大量繁殖,进入血液,使猪只发病。病猪再排出毒  相似文献   
7.
朱粟丰  乔忠 《养猪》1996,(2):38-39
集约化养猪场的群体药物预防和治疗朱粟丰,乔忠,曹日亮(山西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太原,030032)集约化养猪生产,只有努力做到猪群健康无病,才能实现最好的经济效益。猪群无病主要是指对群发病的控制。在现有的科学技术水平还不能对所有疫病都能提供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五、仔猪水肿病防治 仔猪水肿病是断奶仔猪发生的一种急性、散发性、致死性传染病。本病是由特异血清型溶血性大肠杆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所致,发病率不高,但致死率很高,在农村养猪户及各类养猪场中均有发生。发病后,用各种抗菌药物治疗,疗效不佳,给小猪的培育造成很大的损失。 1.流行特点:本病一般呈地方性流行。在发病猪群中,发病率为10%~30%,不同地区,不同猪场发病率也各不相同。本病主要侵害断奶后一周到四周的仔猪。体况好,生长快的小猪易发。传染源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